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

ID:61591956

大小:30.36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3-03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_第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_第2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_第3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_第4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阅读的新要求较之于以前的高考语文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新近颁布的2019年高考大纲变化最大。一是纲名定为“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得到体现;二是将试卷的结构调整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而调整的最主要方面则是在现代文阅读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大类。“必考内容”为一般论述类文体的阅读,“选考内容”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与试卷结构调整相呼应的是总体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以往的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笼统的,即“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

2、文学作品”。新大纲则将“必考内容”的总体要求确定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体,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选考内容”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第1页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3、、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由此可见,细化后的现代文阅读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明确界定了阅读的文本类型,如科技文文体是议论、说明类,文学类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实用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这是对一直以来人们片面认为的现代文阅读就只考说明文和散文的有效反拨,提醒我们必须全面掌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二是明确区分了不同文本的阅读能力层级。科技文是“阅读”,文学类是“阅读鉴赏”,实用类则是“阅读评价”。前者所谓的“阅读”是侧重于认读、指读、找读,尤以找读为重点,考查学生找寻、

4、辨别信息的能力;后两者实际上处于同一个能力层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但具体要求上又有细微差别。三是明确规定了不同文体阅读的要义。这主要体现在“选考内容”上。虽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在了解相关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但前者侧重于“体验”“感受”“品味”“领悟”“理解”“探索”,后第2页者侧重于“准确解读”“筛选整合”“分析”“评价”“探讨”。二、新要求下的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新要求必然催生新的命题走向。先说“科技文阅读”的命题走向。新大纲在这一块的具体要求有两个变化:①将“理解”层级中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5、”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取消了“鉴赏评价”以及“分析综合”中的“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词语”是指“词和短语;字眼”,“概念”是总结和概括出的科学认识成果,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变化发展的。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可见,将“词语”改为“概念”更明确了科技文的文体特征,因为重要“词语”是很多的,但并不是任何一个都可以拿来让考生理解。而重要“概念”则不同,它是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所借用或新建的词语,具有特定的内涵,意义的指归也是明确具体的。从阅读层面上讲,考生读这样的“概念”。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看作者是如何阐释与建构的。要从作者所建构的语境中揣摩

6、它的内涵,把握其含义。因此,针对这一要求的命题将打破过去随意选词进行阐释、让考生判断正误的做法,会更贴近文本、贴近作者的本义。“科技文阅读”不要求“鉴赏评价”。这是切合文体特征所第3页作出的变革。而取消“推断和想象”,我认为这是明智的,因为考题所选择的材料,无论是自然科学类的还是社会科学类的,都具有前沿性或前瞻性,考生可以理解其表达的意思,但指望其沿着作者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推断想象则是勉为其难与不切实际的。以上是就大纲变化情况所谈的一点看法。下面我们从2019年高考科技文选材与试题设置的角度来审视2019年的命题走向。选材方面,2019年17套试卷中。自然科学类9篇,社会科学

7、类10篇,可谓平分秋色。题材范围大致包括:环境保护、气候、生物学、化学、海洋学、城市学、民俗学、公众学、美学、社会学等。这样的范围实际上已经很全面了,但我们在备考之时尤需关注本年度科技界的一些热点课题。笔者浏览了最近几个月国家各部委以及世界科技界的工作动态与研究情报,发现以下课题值得关注:资源环境(包括环境规划)、公共安全、信息学、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生物学中的“膜生物”、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社会调控体系、再生资源研究、公共安全等。试题设置方面,题数还会保持在3-4题,题型依然是单项选择题,命制思路与以往不会有太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