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

ID:61594421

大小:33.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3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_第1页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_第2页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_第3页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_第4页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地理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A.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B.南北温差大于中国C.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答案:1.A;2.C2019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

2、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第1页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4.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答案:3.B;4.B解析:3.“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密度也大,A错。东部城市

3、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较低。西部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城市化速度慢,B对。东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C错。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西部工农业发达,农业中乳畜业占重要地位,D错。4.6月至8月北半球是夏季,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经南海时不会遭遇梅雨天气,梅雨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A错。经阿拉伯海时,受季风洋流影响,多逆风逆水,B对。经红海时,两岸是沙漠区,看不到大片森林,C错。经地中海时,正值副热带高压控制,风浪小,炎热干燥,D错。不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差异。读图能力是建立在对图示基本特征了解的基础上,首先要根据

4、海陆轮廓,读出图中东端、西端所在地区。然后才能根据区域的特征,判断正误。能够判断海上航线的分布位置,了解沿线经过主要地区的气候、植被、洋流等自然特征,才能判断。区域基本特征的记忆是基础。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读图并结合表格,回答5-7题。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省(区)城镇人口占总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木材总蓄积量人口比重(%)(万公顷)(亿立方米)(亿立方米)①34.3532.51865.815.8②53.51539.1727.915.0③51.9542.4404.40.4④31.1361.0184.62.0第2页5.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A.

5、甲B.乙C.丙D.丁6.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7.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各省(区)排序一致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答案:5.D;6.B;7.B读“世界某两大国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小题。8.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说法符合实际的是()①两国棉花种植区气候相同②甲国热量条件比乙国好③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④甲国粮食大

6、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受北方高大山脉影响,甲国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B.受地势和风向影响,甲国降水整体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第3页C.受西海岸高大山脉影响,乙国降水自西海岸向内陆急剧减少D.受地形影响,乙国东部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答案:8.D;9.B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9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7、。(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值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