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ocx

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ocx

ID:61601225

大小:67.4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3

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儒学在魏晋时期仍为官方统治性学说,尽管其影响力有所削弱,但对当下政治、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学自概莫能外。魏晋文学与儒学的关系,历来多为学界所忽视,本文即试图较为全面、系统的解决这一论题。本文绪论旨在揭示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归纳出魏晋文学与儒学发生关联的条件及表现:从魏晋儒学的政治兴衰与文学思想环境的形成关系来看,三国两晋虽上承东汉中期以来儒学衰颓的风气,但在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私人授学等方面,儒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也影响到魏晋文人儒家人格、思想价值观以及融涵着儒学审美观的文风等方面;从魏晋儒学文艺思想

2、与文人创作的关系来看,儒学文艺观是魏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魏晋文论的理论继承和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观的接纳和革新来看,儒学文艺观在典实、辞采、意象、意境、审美风貌等各个方面,对魏晋诗歌、辞赋、散文等创作均有深刻影响。正文上编为“魏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主要从魏晋儒学的两重属性——即它是一种统治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学术研究的理论形态——着眼,探究它们分别对魏晋文坛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既而通过阐发魏晋作家的儒学文艺观和创作的关系,较为具体、直观而详明的论证儒学对魏晋文坛的影响;下编为“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

3、观的接纳与革新”,侧重揭示魏晋文学对儒学反拨和推动的方面,突出魏晋情物交感论对儒家诗教观、情性说的继承和发展,并从这一时期诗歌、辞赋、应用文体的创作角度入手,力图展示魏晋文学对儒学文艺观继承与变创的全貌。本文认为,魏晋儒学对文学推动的一面表现在:首先,魏晋文学创作充分继承“诗可以群”的观念,文人集群化活动现象屡见不鲜,大量的优秀篇什也纷纷涌现;其次,秉持仁、德、孝、义、忠等儒家道德观的魏晋文士在在多有,他们在作品中宣扬了悲悯民生、追求一统及批判时政的精神立场。魏晋文士的儒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又赋予了此间诗文刚健雄劲、苍凉悲慨、耿直正大的风格气象;再次

4、,魏晋儒学与玄学交融互渗,也对文士多元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最后,儒家文质彬彬、允执厥中的审美观,促生了魏晋文人追求“雅”、“丽”结合的批评意识,并在现实创作层面,出现了偏重于复古与绮丽的两种走向,对南北朝乃至隋唐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当然,魏晋儒学对文学发展也有制约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魏晋文士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观念的制约,视诗赋创作为小道,并习惯以“巧言致惑”的眼光贬低文学修辞技巧的运用与创新;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儒家经典对文学的垂范意义,在创作过程中以复原儒家经典古貌为宗旨,从而产生

5、拙涩板滞的流弊。总之,魏晋文学改变了两汉以来文学作为儒学附庸的地位,又具有深厚的儒学积淀,弄清这一阶段儒学与文学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从思想史的角度透视这一命题的历史渊源,又对纠正学界片面强调玄学对魏晋文学影响的倾向有重要意义。南北朝、隋及初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儒学,使文学环境一定程度上呈现儒学化的特征,通过对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的研究,可为探讨魏晋之后儒学与文风建构的历史性课题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启示。目前先秦、两汉及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各时段的儒学与文学关系都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相关论著也层出不穷,这也昭示着关于魏晋文学与儒学的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

6、的。加强这一时段的研究,无疑可以使学界对于中国文学与儒学关系的探研更趋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