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docx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docx

ID:61602142

大小:66.6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3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docx_第1页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玉米秸秆占我国农作物秸秆的27.39%,占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的46%,但综合利用率较低,尚处在低效利用阶段,大多数玉米秸秆只是被简单地处理和利用。玉米秸秆的叶和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于肥料化或饲料化利用,而玉米秸秆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适于能源化或秸秆代木化利用。只有将玉米秸秆叶、皮和髓进行分离,才能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是其综合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选取郑单958、陕单136和沈单16三个品种的鲜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品种、叶位、含水率对玉米秸秆茎叶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了玉米秸秆在不同压扁厚度下其茎叶

2、结合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压扁对玉米秸秆节位处结构的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方法——“压扁碾搓法”。根据“压扁碾搓法”的原理,设计并研制出一种玉米秸秆茎叶分离试验机。通过玉米秸秆茎叶分离试验,对茎叶分离机进行了参数优化和分离效果评价。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秸秆品种间茎叶结合强度差异不大。三个品种的秸秆最大茎叶结合强度出现的节位有所不同,但都集中在雌穗穗位上下。三个品种的最大茎叶结合强度差异较小,在10.1N/mm到10.3N/mm之间。节位对茎叶结合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各品种茎叶结合强度总体上由下到上依次增大,到雌穗穗位或其上一节达到最大值,此后下降。(2)随着含水率的降

3、低,秸秆最大茎叶结合强度明显减小。未干燥时沈单16的含水率为82.56%,其最大茎叶结合强度为10.15N/mm。经80℃干燥12h后,含水率降至55.26%,其最大茎叶结合强度降至2.67N/mm。最大茎叶结合强度降至未干燥试样的26.3%。比较茎秆含水率和叶鞘含水率分别对茎叶结合强度的影响发现,叶鞘含水率与茎叶结合强度随节位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3)压扁可明显减小玉米秸秆茎叶结合强度。压扁程度越大,茎叶结合强度越小。不压扁时的茎叶结合强度最大。当含水率为17%左右,将秸秆分别压扁至4mm、6mm、8mm和10mm,其平均茎叶结合强度分别减小到未压扁时的9.2%、24.9%、35

4、.9%和90.8%。考虑到压扁程度越大能耗越大,沈单16玉米秸秆的合理压扁厚度取为8mm。(4)样品经压扁后,所有样品的叶鞘与茎秆连接处,叶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横向断裂,且压扁程度越大,叶鞘横向断裂越严重。这证明压扁可显著降低茎叶结合强度。(5)设计研制的玉米秸秆茎叶分离试验机的试验参数调整灵活,能满足茎叶分离试验。选用含水率为21.68%的中科11号玉米秸秆进行茎叶分离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茎叶分离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是压辊间隙、剥辊速比和压辊转速。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的优选方案为:压辊转速200r/min,压辊间隙8mm,剥辊速比1.6,在此条件下,试验机剥叶率达到92.9%。(6

5、)用“压扁碾搓法”对玉米秸秆进行茎叶分离具有理想的分离效果;研制的玉米秸秆茎叶分离试验机具有良好的试验性能。该研究为玉米秸秆茎叶分离开辟了新途径,为玉米秸秆高效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