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

ID:61614240

大小:68.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3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很广泛,如在混合运算、文字题、复合应用题、专项思维训练等教学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迁移规律;题型;恰当;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就知识讲知识,而要能够以旧带新,做到知识的迁移。当然,知识迁移既有正的一面,也有负的一面。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增加正迁移,减小负迁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小编简单谈谈迁移规律在苏教版教材的混合运算、文字题、复合应用题、专项思维训练教学中的运用。1在混合运算教学中的运用任意一个有理数,既有它的可合性,又有

2、它的可分性。数学运算中的加或乘可视为合,减或除可视为分。像35既可分成10与25的和,又可以看成7乘以5的积;35既可看成40减去5的差,又可以看成70除以2的商。每一个数都可以用数学表达式呈现。我们只要把数的认识及加、减、乘、除单项运算作为学生学过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那么,从一种情境(加减、乘除)到另一个情境(混合运算)的迁移是可以实现的。例如,教师先出示85减去56得多少?让学生读题列式85-56=(29)。接着问:哪个数与38的和是85,学生不难第1页说出是47,教师立即板书:教师在85上打上虚框并逐渐擦去(与此同时,把85减去56得多少?改成38与47的和减去

3、56得多少?)。再把38+47用手势向下移到85的位置形成38+47-56=29的式子。到此为止,加减混合运算全部呈现。最后师生共同弄清算理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有减,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再做一些尝试练习,学习的效果会相当好。2在文字题教学中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读式教学看成是一种学习情境,把文字题教学看成是另一种教学情境,那么,语言描述就是这两种情境的共同因素。例如,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出示一道式题:204先要求学生把此算式的读法、名称、意义用文字表述出来,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即板书:读法:20除以4,商是多少?4除20得几?名称:被除数是20,除数是4,商

4、是几?除数是4,被除数是2020是4的几倍?再让几名学生概括出哪几题是用读法、哪几题用名称、哪几题用意义叙述的,并指出这就是除法文字题,要求学生齐声读一遍,记一遍。然后,擦去算式,留下写出的话,告诉学生刚才记下的话就叫做文字题,它是由算式得来的。反过来也能写出算式。最后,强化练习,这是熟练的过程。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做作业中纠正错误。由于学生切实掌握了文字题的结构特征,看到文字题,就可以通过读题过渡到说题、读题教学,这样就完成了从文字题教学到列式教学的迁移。第2页3在复合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在复合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在学习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实现学习上的迁移。例如,已知甲

5、班的总人数和乙班的男、女生人数,求两班的总人数(题略)。通过讨论学习,学生很快懂得了:要求两班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甲班的人数和乙班的人数。现在乙班的人数不知道,就应先算出乙班的人数。要求乙班的人数,就必须用乙班男生人数加乙班女生人数等于乙班的总人数。还有学生根据乙班男、女生人数而求出乙班的总人数;再根据两个班级的人数,可以求出答案,这样效果更好。教复合应用题,教师可以先把它拆开,让学生练习后再复合,这样迁移,学生基本上不需要教师讲解,就能很快地找出题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今后碰到较复杂的应用题时,学生会产生类似的迁移。4在专项思维训练教学中的运用迁移规律在专项思维训练中

6、运用更加有效和广泛。苏教版教材中很多思维训练题都可以运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例如,根据下列图形变化规律,画出第(5)幅图。它是多元素多层次的变化,难度较大,小编的做法是分层次推理训练,减小坡度,提供思维途径,按下列步骤进行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第一步,根据大圆阴影面积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画出第(5)幅图的阴影面积。角元素变化规律是由下而上(1)-(5)每次递加90。(图略)第二步,根据小圆的位置,小圆中阴影第3页的变化规律,画出第(5)幅图中小圆的位置及小圆的阴影变化规律。(图略)小圆的变化规律是:1.位置变化,分两边由上而下有规律地移动。2.阴影变化:全阴影半阴影全空

7、白(两个)半阴影全空白(一个)。(图略)3.把(一)中第(5)幅图与(二)中第(5)幅图合起来综合分析推理,就是下图。到此,师生共同完成了多维度、多层次变化图(5)的推理,实现了由一种教学情境到另一种教学情境的迁移。综上所述,迁移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除了上面谈的四个方面外,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有很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迁移规律,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能为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