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doc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doc

ID:6162398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4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doc_第1页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doc_第2页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打开学生心灵之窗,静听学生心声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李凤玲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有棱角的石头变成光滑的鹅卵石。”这句名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做为班主任,当然常常会遇到许多“有棱有角”的石头。这些“石头”,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弱,而且行为表现很差。当一个班级里出现了不可救药的厌学者和破坏分子的时候,其实这个班级已经生病了。受到折磨的,不仅仅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还有老师。老师的情绪也总是会因为他们的“不合适宜”而变得暴躁与气愤。此时,是怒目而视还是将其进行一顿声

2、言厉色的批评呢?  我想起了霍袤珍老人在回顾自己从教60多年的教育经历的时候说:“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这句话说出来是那样的掷地有声,也成为我反省自己教育行为的对照标准。可是,在真正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依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压力和神伤。这些孩子,随便提一个出来,数落起来一定是“劣迹斑斑”,但是,当自己压抑住那感觉要崩溃的心情,平静而淡然地走近他们的时候,竟发现他们身上那闪光地方是那样的动人。  对这些孩子,怎么能丢掉,怎么能放弃,又怎么敢丢掉?  记得2005年8月,我带着满腔热忱走上了班主任工

3、作岗位,接手新班级的第一堂课,一个叫“关海阳”的同学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她在下面做鬼脸搞笑,课堂纪律被她搞的一塌糊涂,任凭我怎么敲黑板,大声呵斥都没有震住她,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交锋,以我的失败告终。后来我想:我不能被她给欺负住,一定要采取一个非常的手段把她压住,不然以后没有办法去管理班级了,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又针锋相对的较量了两次,一次我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的训斥了她,她当时表面上是服服帖帖了,事后还是反复,而且每次反复的后果都是变本加厉,比以前更加恶劣,几次教育的失败,让我静下心来去反思,我发现我有些太过

4、自我,只顾维护师道的尊严,而没有究其犯错的根源,我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也阅读了大量的班主任育人经验,觉得对关海阳要改变教育方法,在一次去关海阳家进行家访中,从她奶奶那里了解到了她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关海阳的母亲是从朝鲜偷渡过来的,刚刚生下她三天就被遣返回国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脾气非常暴躁;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一家人生活很困难……  也许源于这样的环境,关海阳成了班级里的问题学生,思想非常偏激,在她的眼里好人少,就连平日对她付出最多的爷爷奶奶也因为管教她变成她的仇人。从这里我找到了她畸形思想的根源

5、,了解到她犯错的原因,我想对于孩子我要因势利导地教育,不能以偏激治偏激,更不能对孩子动怒,否则会适得其反。应该跟她好好的谈一谈。象朋友一样地去沟通,而不是以老师长辈的身份去管教,试着理解她,站在她的角度上理解她,然后再顺着她的思路引导她回归自然,成为一个心里健康乐观阳光的孩子。有了这种想法后我便主动去亲近她,比如时常的送她课外学习资料,还把自己学生时代喜欢的一些时尚的衣物送给她,休息时间我经常和她沟通,慢慢的我成了她的大朋友。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我是她的老师妈妈。学习上生活中我极力扮演好老师妈妈的角色:生病了嘘

6、寒问暖,买药买水果;学习上遇到问题及时讲解补差。“六一儿童节”,我为关海阳精心挑选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就在我帮她穿上新衣服的瞬间,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晶莹的泪花,她紧紧攥着我的手,轻轻的喊了一声:“妈妈!”就在那一刻,我的眼睛潮湿了,一种幸福充盈在心头。关海阳变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性格开朗了,上课也注意听讲了,积极地为班级为学校做好事了,班里同学有啥矛盾时她能主动去协调,像个小大人似的。科任老师也都发现了她的变化,问我用的啥高招,我笑着说:“我走进她心里了。”关海阳在一天天的进步着。  在对关海阳的教育中,我由

7、开始的以暴治暴,换来的非但是没有教育好孩子,反而使她变得更加逆反更加难管;后来改变教育方式,以和风细雨,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充分的师爱,孩子慢慢地发生了质变,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如果不是那么真诚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永远不会有如此深刻的对于教育的理解。  我觉得做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切记,管”和“被管”,永远是对立的。“被管”,永远是不情愿的。“管”需要方法也需要技巧,只有对症巧施良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最佳效果。苏霍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

8、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师生的平等“沟通”,心灵间的“沟通”,情感上的“沟通”,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我觉得,“沟通”要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又好似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也就是说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