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

ID:61632246

大小:4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04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_第4页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备而来,满载而归——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但对于如何进行预习,在学生思想中存在着误区,有的同学误认为预习作业就相当于没留作业,有的同学误认为语文预习作业就是读读

2、课文,学生的误解一方面说明教师语文预习作业检查的不够,另一方面说明平时语文教师对预习指导得不够,学生没有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在实际教教学中,学生预习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那么,语文课应该怎么样预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一、设计行之有效的预习作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事实上,很多老师都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但是却大都停留在“预习字词、扫除拦路虎”的初读预习阶段,形式单一、停于表面,预习效果甚微;还有的老师布置预习作业“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求学生从读文到抄词,再到

3、解词、作批注、查资料等等,全部完成下来,岂不要一两个小时?这样的预习作业量大负担重,违背了“减负增效”的教育前提,更加不可取。“怎样布置预习作业,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全面为课堂增效?”1、秉承“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相结合的预习方法(1)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候,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层次水平也应有所不同。要想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预习时该做哪些事。任务越明确,预习的效果越好。(附表一)语文预习卡学生姓名:学号:家长签名:读☆1、我能把生字读准确。家

4、长评:A()B()C()☆2、我读课文()遍。最后一次读的流利()不流利()(最少3遍)画☆1、我画出课文的生字连词有:☆2、我画出的四字词有:☆3、我不理解的词语是:批疑1、读文后,我在感触深的地方写了()处批疑。2、我提出()个不懂的问题(2个以上)读思☆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我最喜欢的人、事或句子:课外我收集的课外资料:我搜集的作者资料:这份预习反馈表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打☆为必做题,其余为选做题。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明确学生预习的任务,大大提高了班级学生的预习效果。另外,根据不同课文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对预习反馈表进行相关的调整,对预习提纲作必要的解释,让学生

5、明确预习的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刚开始预习训练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才能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2)因文而异,有条不紊每次预习除了一些常规要求之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歌及科普文章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预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2、以单元目标为依托,实行科学、有效的预习步骤新课程小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通性。因此,有效预习也应以单元为板块,要求学生在预

6、习本单元课文前,先将整个单元的内容浏览一遍。在预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另外,通过预习,对本单元课文的题目、体裁、作者、写作背景、课后练习等等,有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并找出其中的质疑点,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以下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实验班具体的实验数据,初步归纳出有效语文预习的七个基本步骤:(1)单元总揽,高屋建瓴预习课文前,先通览单元目标,预先形成整体的单元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居高临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也便于对比和总结。(2)辨别体裁,对症下药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

7、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3)分析题目,体悟情感有道是“题眼即文眼”,不同类型的题目往往暗示着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感悟。有的题目启人深思,例如《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文章的内容往往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有的题目则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说明或记叙的对象,如《珍珠鸟》、《狼牙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