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

ID:61639902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5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_第1页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_第2页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_第3页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_第4页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LW).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乐中求知知中有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愉快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数学。在轻松愉快、情绪饱满、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其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数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一、引“趣”激“情”乐中求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

2、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1.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如在教学相似三解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2.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导学”的中心在于引导。引在堵塞处,导在疑难处,搞好引导,能有效地促进思维状态的转化。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就会引发学生解疑的要求。如在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提问学生:1.你有5元钱,还了2元钱,还有多少钱?列式算出。2.你有5元饯,还了8元钱,还有多

3、少钱,列式后能算出结果吗?3.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同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进行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很好的思维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

4、新知识。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课的引入时,先让学生解五、六个一元二次方程,并引导学生列表:各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X1、X2、X1+X2、X1·X2,并探索发现其关。二、启发诱导知中有乐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重点、拨难点、启疑点,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劳苦的一面,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把握好思维训练这一主线。因此,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造条件,创

5、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和脑,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知识。我在进行“字母能表示什么”的教学时,首先利用中国民间的一首童谣“青蛙”引起学生的热切关注,使其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个眼睛十二条腿;…n只青蛙___张嘴,___个眼睛___条腿。小小一首童谣不仅让学生兴趣倍增,更使大家发现了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时,再结合教材中诸多的例子进行教学,就可让学生初解“代数”的滋味三、善“思”勤“想”乐在

6、其中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并使之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

7、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析。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同学们在小时候滚铁环,铁环看作一个圆和它滚过的路线看作直线,这种现象反映了直线和圆怎样的位置关系;教师让学生想一想,举一些生活中提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现象实例;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的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在上初二《全等三角形》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对应

8、相等,第三边上的高也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