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1.doc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1.doc

ID:61641415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5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1.doc_第1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说课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第七册第8组教材中的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这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精读课文,生动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丰富的想象,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文章既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又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如何针对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引导他们去感知文本内容、挖掘课文内涵、感悟语言精妙呢?我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平时在电视、电脑的动画片中对恐龙有很多的认

2、识,在课堂上先让他们自主交流表达,极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2、充分朗读,自主感悟。这节课上,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地感知、感悟,理清文章的条理,读懂文章内容。3、挖掘文本内涵,与文本对话。本节课,我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直接锁定在第二、四自然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与文本对话,通过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去了解透析人类探索恐龙演变的历程与恐龙演化的过程。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欣喜若狂、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品味词句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体会辽西化石对印证恐龙演变过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体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和孩子的谈话中自然引出课题,鼓励孩子们联系观看动画或科技片的经验,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恐龙。教师紧接着提出“鸟类是活着的恐龙”的观点,直奔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

4、生”的境界。二、整体感知: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次接触,教师相机引导。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交流环节,教师引导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并让学生交流“读文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自由的交流中,了解了学情,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三、探究印证这是本节课的主题之一。即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明确科学家得出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演化而来的过程。首先我还是让学生读文,自由交流朗读所得。并逐步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辽西化石这一话题上

5、来。抓住“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辽西化石对印证恐龙演化的重要性,并体会到科学家们的执着追求、不懈探索的精神。在引导理解这个句子时,我是这样做的:大屏幕出示:•请大家阅读课后资料袋。说说知道了什么?•什么是这里提到的“点睛之笔”?•读到“点睛之笔”,老师不禁想到了中国的一个成语——画龙点睛。(大屏幕出示画龙点睛的故事及意思)•在课文中,作者把什么比作是这条没有眼睛的龙?什么又成了龙的眼睛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明白了:中华鸟龙对于研究"鸟类起源

6、于恐龙"学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这块化石的重要性吗?指导学生朗读。•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通过学生的朗读、资料的补充、成语的引入、感情的朗读和想法的交流,学生对于辽西化石的重要性已有了清晰的体会,并对科学家们执着追求、不懈探索的精神有了深深感悟。三、寻访演化恐龙的演化过程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整篇课文的重点。当引导学生对这一主题探究时,我还是先让他们自主朗读第四自然段,先通过找划分句子的方式理清本段的层次结构。接着采用提纲契领式的引导,理清学生思路,直观感受课文的条理性,为最终达到学生复述恐龙演化的过

7、程,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做好铺垫。1.引导学生读划出本段共有几句话,接着直接让学生读前五句话,并提示他们每句话介绍了恐龙的一个演化阶段,由此让学生对恐龙到鸟类的漫长演化有了大致了解。2.引导学生抓住“形态各异”体会作者是从生活习性、身体形态、性情的不同角度来写出恐龙家族的庞大,展示相关的恐龙图片,继续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有序的介绍.最后,我回归到课文中代表结论的一句话“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作为本节课的结束,也是对下节课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语言准确、生动的一个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