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doc

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doc

ID:61642592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5

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doc_第1页
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当语文教师难,语文教学工作批改作文最难。作文批改数量大,周期长,疲倦之余,部分教师在下评语时,不免失之简单,了了数语,学生不重视,指导效果达不到;甚至流于生硬,如“废话连篇”、“记流水账”、“思想格调低下”云云,让学生自尊心受损,打击了作文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这样的作文批改缺乏人文关怀。作文批改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做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情感的疏导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的心灵放飞,性灵舒展,而不是把学生紧锁在门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明确指

2、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强调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何在作文批改中体现人文关怀呢?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契约与对话。在作文批改中体现人文精神,尤其是对那些特殊人群的特殊作文,便要求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用更多的真爱、理解、宽容、鼓励与期待,赢得他们的信赖。一是化墙为桥。在作文批改中,多一分宽容,

3、少一点指责;多一分商榷,少一点武断;多一分委婉,少一点生硬;多一分民主,少一点垄断;多一分引导,少一点压制。应该通过作文批改在师生间加设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而不是树起一道厚障壁。要坚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以情制胜,用心灵赢得心灵。因为“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是一座坟墓”。二是化手铐为手链。“教学的艺术节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人性中最深切的禀性,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威廉.詹姆斯)在作文批改中,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总是语气生硬、措辞严厉地对作文进行无情地否定,这无疑是给学生戴了一双无形的镣铐,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束缚他们的创

4、造性,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能发掘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美好的句子,一个贴切的词语,甚至是一个能传情达意的标点,将这些闪亮的“珍珠”编织成手链传递给学生,他们就会感受到被重视,感受到温暖。三是化木棍为拐杖。周国平在《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一文中谈到:“我不主张对少年人隐瞒社会实情,让他们把一切都想象得非常美好,这会使他们失去免疫力,或者陷入幻灭的痛苦。但是,我更反对那种一味引导他们适应社会消极面的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少年人今天的精神面貌决定了社会明天的面貌。”当学生作文中出现知识技能或情感态度方面的偏差时,不应拿着木棍鞭笞,而应该递给学生一个拐杖

5、,引导他们辩证地看问题,力争求真、向善、尚美。比如给学生推荐能引导她向健康健全人格发展的文学作品。四是化碎片为镜子。在批改作文时,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用“哈哈镜”去模糊学生作文中的“失误点”,用“凸透镜”去聚焦学生作文中的“情绪点”,用“凹透镜”去撩拨学生作文中的“发散点”,用“显微镜”搜索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点”,用“反光镜”去深思学生作文中的“争鸣点”。如此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五是化监狱为花园。给学生营造一座充满爱与温馨的花园。首先要注重教师自身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一个积极、阳光的、智慧的、幽默的老师定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其次,推荐一些经

6、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去看世间百态,品人间真情,汲取人文精华,在班级营造读经典名著的热潮;另外,可就作文中出现的有争议的现象举行临时活动,比如开展“让我们阳光地享受生活”一分钟演讲活动或是“漂流瓶”活动,让有争议的作文作者担任主持或策划。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作文批改中的人文渗透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慢慢熏染的生态过程,如同打太极,柔中带刚,变化莫测。对那些作文主题思想充满消极、阴暗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一此家访,争取得到家长配合。家访时除了了解其家庭状况外,更多地向家长表明对他们的才气的赞赏以及对其将来人生的期待。一位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说:“

7、科学可以打开天堂大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一扇门,则取决于人的人文素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作文批改中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便会打开天堂之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