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

ID:61643452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5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1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2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3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4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三、 教学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通过练习,探究,再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说明文阅读指导。首先,老师想先了解大家对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咱们来一个小型的知识竞答,不用举手,在你听到问题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声音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看

2、谁回答的正确,声音宏亮,准备好了么?   请听题 1、根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   根据说明语言的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   2、常见的说明顺序:   3、请你说出常见的说明方法:   4、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   大屏幕显示答案:1、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引用   4、准确科学,生动形象   结合课文复习以上知识点。   小评:   过渡: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

3、他们是如何体现在中招试题上的,老师通过对近年来中招试卷的分析,将说明文的命题角度大致上划分为六个方面:师读: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判断说明顺序5、理清文章结构6、综合素质的考查。(学生读)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前三个方面的知识,先看第一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这个命题点其实就是考查大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表现在中考试题中,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出题形式:   例如,在2005年

4、河南中考试卷《钧瓷》中,是这样问的:从全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这个出题方式直接问你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在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卷的说明文段《话说海淀》中换了问法,选文第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无论怎么问,其实都是在考查你对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把握,想要准确的答出这些题目,老师这里有两个技巧教给你: 1、 寻找中心句法2、 抓关键词概括法   要想寻找到中心句,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怎么寻找中心句呢?我们可以通过位置来确定,一般说来,中心句的位置在段首或段末,

5、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寻找这两处位置上的句子,看他们能否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过,中心句偶尔也会出现在中间,这种通过寻找中心句来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叫做寻找中心句法。有时,你通读了全文仍未发现这样的句子,此时,你可以寻找本段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将这些词语,重新排列组合,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就是抓关键词概括法.   大家看例题:   (一)2005年河南中考试题《钧瓷》片段   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所产名瓷相比,钧瓷最大的特色就是“窑变”。别的瓷,描云是云,画竹是竹。而钧瓷不然,你想让它是什么,它a ;你不想让它是什么,它 b

6、。钧瓷烧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有美艳绝伦的,也有根本不成器的。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色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甲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裹枝,有的像高山流瀑,有的像繁星满天……这种流纹的变化是无法事先设计的,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

7、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这个题目是这样设置的:从选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快速阅读文段,说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答题,答案是什么?   (二)2005广东省中招试题               鼻行动物的另一个特征是什么?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其本来功能,其四肢功能已由鼻子取而代之。鼻行动物的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没有后腿,前腿作为一种把握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释题:从整个文段来看显然第一句话是中心句,以填空的形式让你概括鼻形动物的特

8、征,看来必须用抓关键词概括法。读题,找关键词,概括,展示答案。   过渡:通过运用这两个技巧,我们更快更准确的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接下来,围绕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要想把说明对象特征说清楚,需要借助一定的说明方法,而每个方法在文章中所承担的作用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