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波说课稿.doc

何良波说课稿.doc

ID:61645656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5

何良波说课稿.doc_第1页
何良波说课稿.doc_第2页
何良波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何良波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体育《快乐篮球》。一、教学理念: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体现一个“改”字,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集体交往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玩篮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二、二、教学目标:  1、90%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篮球活动中来,并能掌握基本的传接球动作要领(传胸前,接球稳),20%的学生能做出几种不同方式

2、的传接球,并能大胆地向同伴展示,体验成功。  2、通过篮球练习,促进学生上下肢运动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3、初步具备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学生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三、教材分析:篮球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由易于吸引学生,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所以我选择了玩篮球这一教材,本节课是(水平二)四年级球类单元第二课时。四、

3、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依赖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运动能力,他们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和向往,有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对篮球有一定的基础,球感较好,也会有部分学生不愿意活动,对练习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参与学生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运动激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五、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外,我还

4、主要采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亲身与学生交流,既拉进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及采用了示范法、游戏法、练习法、纠错法等练习方法。  2、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了自学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多球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和竞争激烈的游戏比赛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六、场地器材准备:   一块篮球场、半径5米的圆、小篮球人手一个,录音机一台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  游戏开课(2—

5、—3分钟)师生问好,教师设置情景:现在我们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堆“西瓜”需要运过河。现在各族同学派一名同学趟过河,将西瓜一个个抛过河,由本队队员接住,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每人手里有一西瓜。游戏开始,肯定有的学生完成的又快又好,有的可能将篮球接掉。游戏结束,教师及时总结:刚才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将西瓜掉在地上了,多可惜啊,大家想不想在传接西瓜时又快又稳呢?自然巧妙的引出今天的课题:传接球。环节二:  自由玩球,活跃身心(4——5分钟)语言引导学生运用篮球进行练习:大家想不想拍一拍手里的球啊,成圆形队运球,听音乐节奏随教师一起做篮球韵律操。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耍球,教师及时肯定

6、学生的成就并加以引导,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环节三:探究、讨论、练习、改进、提高(15——17分钟)练习1、同学们能不能要左右手交换抛接球啊,我们能不能把球抛的再高一些啊,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练习,逐渐增加练习难度。练习2、教师通过观察上一练习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同学们能不能两人组合来做这个练习,看谁不掉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并请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配合好在哪?不好又在哪?”这时学生可能总结出:传的太高了,力量太大了,传到脚上了等容易犯的错误,如果学生没有找出问题,教师可请学生配合示范,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动作要领

7、:传胸前,接球缓冲。同时提醒学生安全锻炼。及时计数传球。练习4、进一步增加难度,语言激励“同学们能不能加快传球速度,增大传球距离呢”。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练习,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动作。练习5、拓展练习:同学们还会别的传球方法吗?师生同练,展示交流背后传球、跨下传球等方法。练习6、教师根据练习情况,调整练习:同学们能不能四人或者五人小组练习传接球,看谁传的快又好。教师参与学生练习,并增加拦球手,引出“逗猴子”的篮球游戏,将课堂练习氛围推向高潮。环节四:游戏调整(10——11分钟)     同学们边休息边边听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