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doc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doc

ID:61651309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doc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doc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2.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3.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

3、活动。  【教学重点】1.      光的色散       2.      物体的颜色【教学重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教学准备】1.   电教课件    2.   三棱镜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得出初步结论,并进一步总结结论。同时运用“竟赛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创设“探究”性的学习的意境,浮现思想教育的切入点,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

4、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2)  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二、进行新课⑴  光的色散 ①  提问: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②  听音乐——七色光之歌师:太阳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呢?③  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④  展示课件:解说:一间暗室,有一束太阳光线从窄缝射进来,照到屏幕上。师:这属于什么光现象?(复习前边的知识)生:光的直线传播师: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什么颜色?(出示课件,同时放大光谱)(出示填空题)生:红、橙、黄、

5、绿、蓝、靛、紫(同时用各自的颜色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师:什么是光的色散?生:自己试着解释,同时教师引导。(出示定义)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光的色散现象?生:彩虹的形成?师:出示课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生:彩虹是太阳光被雨后空气中的水蒸气色散而成的。          ⑵色光的混合师:这些颜色的光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与色光的混合有关。①  出示色光的三原色师: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成什么色?生:白色②  出示电视机多彩的画面,主要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形成的。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学会了吗?想试一试吗/出示课件:练习题——见课件  (同时分析)⑶物体的颜色出示图示:透明

6、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些物体的颜色?出示课件演示1   红色和绿色透明物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后,分别用红色和绿色透明物体,呈现红色和绿色。总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演示2   红色和绿色不透明物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照射红色和绿色物体上呈现红色和绿色。总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同时解释⑷颜料的混合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与颜料的混合有关。出示颜料的三原色图,同时与色光的三原色混合比较,回答问题:①颜料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是      色。②颜料的混合规律和色光的混合规律       。(填相同或不相同)师: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出示课件:练习题(同时讲解)——见课件(二)     巩固练习——穿插在(二)三、课堂小结师:通过此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回答四、布置作业1.   思考:“夕阳返照桃花度,柳絮飞来片片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物理道理吗?同时讨论(1——2分钟)学生回答2.   课后作业:自己动手实验——见课件【板书设计】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3、      色光的混合:三原色是红、绿、蓝                 透明物体4、      物体

8、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4、颜料的混合:三原色的红、黄、蓝1.   思考:“夕阳返照桃花度,柳絮飞来片片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物理道理吗?同时讨论(1——2分钟)学生回答2.   课后作业:自己动手实验——见课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