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

ID:61662328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07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_第1页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_第2页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_第3页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_第4页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程中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侯从礼〔摘要〕:由传统学习方式的反思,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以及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与思考。〔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思考;一、传统学习方式的反思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爱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情境。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掌握着话语权;学生是爱动的客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往往表现为一种“失语”状态。学生本能具有的一些主动性、创造力和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被遏制了,整天处在一种

2、被动应付、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之中,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8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痛心的是我们的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了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压抑着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新时代,对富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人才的需求,

3、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和能力。这已是教学改革十分关键的问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被动、单干、重复、封闭的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解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以下是我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和思考:1、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性学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学者庞国维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8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教师袖手旁观,任其自由发展。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识水平较低,更需要教师那种智慧的、开放的引领。靠得是教师善于锻练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力状态,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行动,达到

5、自主学习的目的。这里,我们来看《鸟的天堂》的一个教学片段:师:看到这一情境,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一起赞叹道: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师:看书中这句话,再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这句话有两个鸟的天堂。生:我觉得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当时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了。生: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导,而第二个却没有?师:是呀?老师也挺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你们也来给我当一次老师,一会儿告诉我好吗?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如果教师提出:“大家说说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这样学生就成了“问题的解答器”,而非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教师

6、在这里设计的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自己扮演成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8这样就体现了新课改自主学习的要求。2、发挥协同效应,合作性学现代社会被人们描绘成一个地球村,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而语文学习,对中小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由于他们的阅历、视野、方法的种种不足,在文献资料方面更需要相互补充。这对合作性学习提出了必然的需求。只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查

7、阅资料,搜集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群体优势,才能相互讨论,各抒已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萌芽。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通过合作学习,发挥协同效应,语文课程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小组学习的形式得到强化,小组成员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率更高,研究的气氛更强烈,产生教学共振。3、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性学“学贵有疑”,教者熟谙此理。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