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

ID:61663681

大小:502.0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3-08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

2、;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5、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7.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

3、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9、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消化公式(了解):淀粉(口腔、小肠)淀粉唾液淀粉酶(唾液)麦芽糖肠液胰液葡萄糖口腔小肠蛋白质(胃、小肠)蛋白质胃蛋白酶(胃液)多肽肠液胰液氨基酸胃小肠脂肪(小

4、肠):脂肪胆汁(肝脏)脂肪微粒肠液胰液甘油+脂肪酸乳化小肠1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肝脏胆汁(不含消化酶)胰腺胰液(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肠腺肠液(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肽酶、肠脂肪酶)(注意: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肝脏胆胆总管囊胰腺消化物质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初步消化蛋白质为多肽促进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口腔咽食管胃小肠胰管小肠大肠肛门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5、;胃:部分的水和酒精;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有消化功能的地方有:口腔、胃、小肠。有吸收功能的地方有:胃、小肠、大肠。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1)长:5-6米(2)面积大: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消化的表面积(3)多:含有的消化液多,有肠液、胰液、胆汁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1)长:5-6米(2)面积大:有

6、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第九章、物质的运输1、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红细胞:携带氧运输氧;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凝血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1)顔色: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2)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3)功能: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2、血细胞:细胞形态和结构特点功能名称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呈两面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凹的圆饼状

7、,富含血红蛋白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防御和保护但数量少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止血和加速凝血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血液的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和保护和调节体温。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二、血量、输血和血型血量:约为人体体重7%~8%。输血和血型:(1)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2)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O型为贡献者(万能献血者),AB型为得益者(万能受血者)。三、大力

8、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5%)是不影响健康。(注意:献血一般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毫升),一次失血超过30%、就有生命危险。)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