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

ID:61675158

大小:16.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8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_第1页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_第2页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_第3页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_第4页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_模板《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下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2)掌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步骤。2.能力和方法目标通过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学习,提高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2)通过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2、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配平的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能力。[教学过程][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并引入新课]问题1.投影下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讨论:反应物及性质化合价改变得失电子情况发生的反应产物还原剂具还原性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剂具氧化性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问题2.对于下列氧

3、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1)铜跟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H2S+H2SO4(浓)=S↓+SO2↑+2H2O(3)红热炭投入热的浓硝酸溶液中:C+4HNO3(浓)=CO2↑+4NO2↑+2H2O通过以上三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如电子守恒规律、价态变化规律。[引入新课][1][2][3][4]下一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2)掌握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鉴别方法。(3)理解氨和铵的异同。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氨气的实验制法学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氨、铵盐性质的综合运用,提高推理能力。(3)通过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铵离子的鉴定。[教学过程]见课件[氨、铵盐(二)ppt文件][巩固练习]1.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Cl2的试管是()。答案:C

5、。2.白色固体A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把A装入试管中充分加热,A全部消失,同时产生白烟和紫色蒸汽。将加热生成的烟气通过浓热的NaOH溶液,紫色消失,但有无色气体。将这无色气体通过硫酸溶液,无色气体明显减少,再将剩余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点燃,产物生成水。由此上事实推知:A的化学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A答案:NH4I;2NH4I=2NH3+I2+H2。受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用一种白色固体A和一种黄色固体B做如下实验:①A与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

6、都能完全作用,依次生成有毒气体C和极易溶于水的气体D。②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E。E与C反应又生成B。③将D通入滴有石蕊的水中,溶液呈蓝色,再通入E,过量时溶液由蓝变红。④将E与空气混合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灼热的玻璃管,气体出口处有白雾生成。则(填化学式)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E是________。答案:A是NH4HS,B是S,C是H2S,D是NH3,E是SO2。4.从某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1)写出A~F物质的化

7、学式。(2)写[1][2]下一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能力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

8、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教法建议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2.深入挖掘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