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

ID:6167879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5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_第1页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_第2页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_第3页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_第4页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硕士《化学综合》(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结构化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化学综合考试科目代码:663适用专业:化学一、考试要求:闭卷考试,书写规范、工整,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二、考试内容:(一)无机化学(占总分比例30%)(1)原理部分1、化学热力学基础了解体系、环境、相、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热、功、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等热力学基本概念,能计算化学反应的、和以及用和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乎衡了解质量作用定律和阿仑尼乌斯公式以及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并能利用计算。由能计算出平衡组成。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缓冲溶液等有关计算。利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并进行有关计算。计算配体过量时配位平衡的组成。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能熟练运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和表示方法。了解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和电动势的计算。掌握电极电势和元素电势图的应用。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进行有关计算。5、物质结构了解原子能级、波粒二象性、原于轨道(波函数)5和电子云等概念。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并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了解前五周期元

3、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和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能够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了解元素的性质。了解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等概念以及各自的周期性变化。熟悉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dsp2,d2sp3,sp3d2)与分子构型的关系。了解分子轨道的概念及第二周期元素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了解四种基本类型晶体和混合型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物理特性。理解离子极化、分子间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了解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熟悉配合物的价健理论。了解晶体场理论。(2)元素化学部分熟悉主族元素(氢、碱金属、碱土金属、硼

4、、铝、碳、硅、锡、铅、氮、磷、氧、硫、卤素)的单质和重要化合物(如氧化物、卤化物、氢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等)的典型性质(如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和热稳定性等),以及某些性质在周期系中的变化规律。过渡元素侧重铬、锰、铁、钴、镍、铜、银、锌、镉、汞等元素,其要求除与主族元素基本相同外,应突出过渡元素通性,重要配合物及重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性质。会判断常见反应的产物,并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二)分析化学(占总分比例20%)1.考试内容: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②滴定分析法导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

5、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条件、指示剂、结果计算和应用。③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过程。④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原理及应用。2.考试要求:①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②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③掌握样品定量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评价。④掌握四大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条件、指示剂、结果计算和应用。⑤熟悉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过程。⑥熟悉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三)有机化学(占总分比例30%)1、考试内容5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象。②有机化

6、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构型的标记(顺/反、Z/E、R/S和D/L等表示方法)。③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④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1、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2、烯烃及炔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硼氢化氧化反应、α-H的反应、氧化反应等;3、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侧链的反应;4、卤代烃的亲和取代反应、与金属的反应、消除反应;5、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与卤化磷的反应、醇的氧化与脱水;6、酚及醚的化学性质;7、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α-H的酸性;8、羧酸

7、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9、胺的化学性质、芳香胺的重氮化反应;10、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11、五元及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⑤各类化合物的红外、核磁共振光谱性质。2、考试要求①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异构和命名,重点掌握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的顺反、Z/E、R/S构型表示方法,了解D/L表示方法。②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官能团的性质鉴别各类化合物。③熟练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降解反应,重氮化反应,β-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Wittig反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能够利用有机反应设计合成路线。④掌握包括亲

8、电取代,亲核取代(SN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