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ID:616803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5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_第1页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_第2页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花生(peanut);学名ArachisL.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地上开花,地下结实,故称落花生。别名落地松、万寿果、番豆、无花果等。    花生仁富含脂肪及蛋白质,是一种重要油类作物。也可直接食用,成为人们喜爱的的小食品。本书从其经济重要性考虑,放入油料作物之中。    我国花生病害有30多种,其中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为害较重。    花生芽枯病毒病症状花生芽枯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广西,最高发病率达20%。病株顶端叶片出现很多伴有坏死的褪绿环斑或黄斑,常沿叶柄或顶端表皮下的维管束变为褐色坏死或导致顶端枯

2、死,顶端生长受抑,严重的节间短缩、叶片坏死,植株矮化明显。    病原Tomatospotwiltvirus,简称TSWV,称番茄斑萎病毒。病毒粒体系带有一层脂蛋白双膜的球状物,大小70-90nm,钝化温度45-50℃,体外保毒期5-6小时,稀释限点1000-10000倍,可系统侵染花生、绿豆、大豆、豌豆、田菁、蕃茄、辣椒、普通烟、芝麻等,引致花叶、环斑、坏死等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主要由花生田烟蓟马(Thripstobaci)等4种蓟马传毒。    防治方法参见花生条纹病。    花生立枯病和纹枯病症状花生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花生纹枯病主要发生

3、在成株期。苗期荚染病腐烂不能出土。根颈和茎基部染病形成黄褐色凹陷斑,有时为许多小斑,绕茎一周呈环状斑后引起整株死亡。拔起病株可见和土粒粘在一起的白色丝状菌丝。茎基部现暗褐色狭长干缩凹陷斑。后病部组织撕裂。果柄和荚果染病呈黑褐色腐烂。成株期纹枯病叶片染病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褐色病斑,渐向内扩展病斑连片成不规则云纹斑。湿度大时,下部叶片腐烂脱落,并向上部叶片扩展,在腐烂叶片上生白色菌丝和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暗褐色。茎部染病形成云纹状斑,严重时造成茎枝腐烂,植株易倒伏。果柄、果荚染病果柄易断,造成落果。后期病部产生暗褐色菌核。    病原Rhizoctoniasolan

4、ikuhn称立枯丝核菌AG1、AG2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从花生种子和荚果上分离到的属多核(各细胞4核以上)AG2和AG4菌丝融合群。叶片和茎上分离到的属AG1和AG4菌丝融合群。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直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具分隔,白色至深褐色。菌核初呈白色,后变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表越冬,菌核次年萌发菌丝侵染花生,病部长出菌丝接触健株并传染,产生的菌核可借风雨、水流等进行传播。该菌生长温度范围10-38℃,最适

5、28-31℃。菌核在12-15℃开始形成,以30-32℃形成最多,40℃以上则不形成。高温多雨、积水有利发病。偏施氮肥、生长过旺、田间郁闭发病重。前茬水稻等纹枯病重的花生纹枯病也较重。水地较旱地重。    防治方法(1)避免连作或与纹枯病重的水稻田轮作。(2)搞好排灌系统,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3)合理密植,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3%井冈霉素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纹枯利乳剂6

6、00-800倍液、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田安(甲基砷酸铁铵)乳剂400倍液,每667m2用药液60-75L,隔10-75L,隔10-15天一次,连防2-3次。    花生烂种症状春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常发生烂种,严重的高达10%-20%,造成不同程度缺苗断垄。病因一、种子质量差或贮藏不当,或贮藏期过长。二、地热低洼、土壤粘重、质地差、土壤含水量高,种子出苗时间长,整地不实,影响种子对水分吸收,苗弱。三、种子没有精选,大小不匀,播种不细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四、多年连作不倒茬,苗期病害严重,造成缺苗断垄。五、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7、或施肥浓度过高,造成肥害或诱的低温持续时间长,造成发芽出苗迟缓而烂种。    防治方法(1)精细选种,选用新花生种子;对留种花生适期收获并及时晒种,做到科学贮藏;播种前带皮晒种,加快花生新陈代谢,增强种子渗透压提高种子吸水力;播前1-3天剥皮,选粒大无损伤、胚根未萌动的种子播种。(2)播前药剂拌种用种子种量0.1%的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苗期病害,也可拌入种子重量0.2%的50%辛硫磷乳汕防治地下害虫及鸟害和鼠害。(3)精细播种,播种深度4-6cm,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4)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温提高2-3℃,播后种子发芽、出苗快,可

8、减轻发病。(5)科学灌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