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

ID:61703908

大小:27.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0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_第1页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_第2页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_第3页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_第4页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19中闫莉.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西安市第十九中学闫莉【教学设想】新课改施行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欣赏文本,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师生互动,分享探究的快乐。诗歌教学的关键是反复吟咏,揣摩语言,赏析意境,体会感情,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一、内容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生活的反映,要让学生理解陶渊明的艺术情趣,诵读是教学的基础,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读出诗人蕴含在平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的情感,并最终熟读成诵

2、。赏析意境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希望学生能寻找画面中的意象,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画面,感受陶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情感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希望学生在欣赏田园风光后,能把田园生活与官场生活进行比较,体会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饮酒》及《归园田居(其三)》,虽然对陶渊明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地欣赏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一时恐怕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老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诵读诗文,疏通

3、诗句,走入诗境,欣赏优美的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构建。【教学三维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设计课时安排诵读诗文,疏通诗句,欣赏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培养学知识与能力生鉴赏古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知人论世,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会感情。体会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格。1、多角度欣赏田园风光。2、体会诗人的感情。体会诗歌语言平易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多媒体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二、学习目标三、走近

4、作者四、朗读诗文,疏通诗意。预设学生活动学生背诵《桃花源记》中相关语句及《饮酒》。学生根据积累的知识介绍作者。1、学生自读课文。2、找学生朗读课文。3、点评者再做示范朗读。4、学生再读课文。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世外桃源”的出处,引复习旧知,快速导学生背诵《桃花源记》中相关语进入诗境。句及《饮酒》,书写课题。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多媒体补充:“田园诗知人论世拓宽知人”、“隐逸诗人”,介绍“五斗识视野。米的故事”引导学生整体感师生点评学生朗读。知诗歌内容。教师指导朗读节奏五、品读诗文,赏析田园风光。六、学生再

5、读课文,体会情感.5、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用流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答存在的问畅的语言快速疏通诗句。题,教师就诗中重要词汇再次质疑,强调知识点。学生朗读描绘田园风光的教师示范赏析:“榆柳荫后檐,桃指导学生诗歌鉴诗句,分组赏析自己喜欢李罗堂前。”从语言表述、炼字、赏的基本方法,体会诗人的田园的诗句,推举代表展示小描写角度及艺术手法方面进行方情怀,培养审美组讨论的成果。法指导。情趣。学生讨论,教师小组指导,师生共学生再读诗文内容。同讨论,评论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诗人从远近、声色的角度运用平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细致的描写了田园风光。学生朗读

6、诗歌相关语句从田园风光入手,引导学生比较引导学生评价作后,体会诗人的情感。诗人在两种生活状态下的感受。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阐述见解。陶渊明诗中描绘的优美的田园风光诗歌描绘的田七、拓展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园风光及诗人的延伸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阐述自高尚人格引发的己的认识。思考。八、课堂小结:常景、“易”字、真情、至明确诗人的艺术小结理,这就是陶渊明的艺术情趣。情趣。九、课堂学生朗读课堂寄语。多媒体显示一段美文。情感熏陶寄语十、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你从陶渊明深入体会陶诗的设计的诗中得到的人生感悟。人生影响。板书设计田园:宁静、和

7、谐——————闲适、愉悦官场:尘网樊笼——————厌恶鄙弃【附教案设计】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哪一篇文章?——生:《桃花源记》。在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学生背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宁的社会。我们还学过他的《饮酒》,大家背诵一下。(学生背诵)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仿佛去郊野乡村旅行了一番,有荡涤心灵的享受。今天,我们欣赏他的另一首诗《归园田居(其一)》。(板书题目)二、走进

8、作者请学生根据积累的知识介绍作者,教师补充。(多媒体辅助)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的诗人。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他少年时有“大济苍生”之志,父亲早逝,家道没落,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只做过几任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