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

ID:61704272

大小:53.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0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_第1页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_第2页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_第3页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_第4页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菅立英.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教案科目班级课题课型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学内容介绍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物理授课教师菅立英八(2)班授课时间10月28日第三节重力新授课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物理实验为基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对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这些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必备的基础。学生要明确研究任何

2、一种力,都应从力的三要素入手,所以在此部分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其中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究有初步的认识,并从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乐趣。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对重力概念的接受并不困难。但因重力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对此已习以为常了,所以并不特别注意,一般的学生不会思考重力产生的原因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应通过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更具体的实例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1、知道重力的概念;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

3、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了解物体的重心。2、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3、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意识;通过实验探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指导归纳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钩码、小石块、细线、直尺教学过程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教师活动安排环节1、(图片)正在做蹦极的人

4、在向下运动,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一观看图片,回答图中引出本节课熟透了的苹果向下掉落。提问:导的运动特点、现象产题1分钟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入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的原因。板书:三、重力记笔记一、重力产生的原因1总结:我们就把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G来表示重力。板书: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记笔记使物体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的思考并回答问题了解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施力物体、受2分钟3、提问:是不是只有运动的物思考并回答问题力物体体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总结: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上

5、所有物体。二、重力的方向1、演示实验:将粉笔自由释放,提问:老师手中的粉笔受不受重二力的作用?粉笔是如何下落思考并回答问题新的?运动方向如何?课2、提问:结合以上几个例子,思考重力的方向如何?板书:重力方向:竖直向下3、演示实验: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线挂着小球。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与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是否一致?把铁架台底座一侧稍微抬起,再观察细线的方向。提问:两种情况中观察到的方向是否一致?重力的方向与当地的地面是否有关?是否与当地的地面一定垂直?3、(图片)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苹果如何下落?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三

6、、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提出问题:我们在举起物体的时候就要克服物体的重力,我们可以轻易的举起两个哑铃,而举重运动员需要费很大力气将杠铃举起来。同学们想一下,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提问: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思考并回答问题记笔记加深对重力3分钟方向的理解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并提出猜想思考并提出猜想训练学生根提出猜想据实验目的3分钟设计实验,选取实验器材的能力3、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总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钩码的重力,然后将测出的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分析数据时,在

7、重力与质量关系图像上进行描点,最后得出结论。PPT展示实验步骤PPT:讲解实验记录表格。巩固弹簧测1分钟4、介绍实验器材,强调弹簧测回答弹簧测力计的使力计的使用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用5、学生实验,巡视指导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器材6、完成实验的学生处理实验数据。质量0.20.40.45(kg)重力(N)G/m(N/kg)小组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测量不同质提高实验能5分钟量物体所受重力力。提高数据处理能力3分钟处理实验数据7、通过分析数据,你认为重力小组交流实验结论提高总结、归2分钟和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纳能力引导学生讨论重力与

8、质量数学小组交流表达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总结: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9.8N/kg,物理意义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在粗略计算时可以取物体g=10N/kg。板书:重力的大小:G=mgg=9.8N/kg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记笔记物体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