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ocx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ocx

ID:61730812

大小:65.5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11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根据我国2003年9月1日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需要进行规划环境评价。规划环境评价是指对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环境影响。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矿产资源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针对矿产资源规划时间跨度大、生态影响深远、社会经济影响巨大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框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重点;提出了利用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思路和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验证了GIS应用思路和技术框架的可行性。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和创新:(1)论文建立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在矿产资源

3、规划中的作用,使矿产资源规划更加合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创建的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规划环评方法,其关键技术,如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缓冲区分区、栅格叠加与模型分析、距离制图等,是对以往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化和发展,也是GIS技术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领域中的一个技术突破和实践创新,为我国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一个方法范例。(3)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研究中,确定了以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重要风景和文物区、重要水源地等环境要素为重点评价对象,以地貌景观,绿化率,水土

4、流失,大气、水体和上壤污染,地质灾害种类、规模、数量和强度,地表和地下水的质量,土地占有量等为主要评价要素,完善了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4)通过对《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环境影响评价,较好地把握了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的关系,验证了论文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