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

ID:61737276

大小:2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05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_第1页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_第2页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_第3页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_第4页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同步练习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研究离心现象及其应用1.在匀速转动的小型风扇扇叶上趴着一个相对扇叶静止的小虫,则小虫相对扇叶的运动趋势是(  )A.沿切线方向B.沿半径指向圆心C.无相对运动趋势D.远离圆心的运动趋势【解析】 可由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运动趋势的方向,小虫受到的静摩擦力做向心力,指向圆心,故小虫相对扇叶的运动趋势是远离圆心的运动趋势D正确.【答案】 D图2-4-42.(多选)(2013·贺兰一中检测)如图2-4-4所示,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加

2、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解析】 脱水过程中,衣物随筒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给衣物的弹力提供,故衣物紧贴筒壁,A对.由F=mrω2知,ω、r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在转动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离心现象,C、D对,B错.【答案】 ACD3.(多选)如图2-4-5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2m、m、m,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R、2R,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相同,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4-5A.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C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B物体受到

3、的摩擦力最大C.转速增加,A物体与B物体同时滑动D.转速增加,C物体先滑动【解析】 三个物体均未滑动时,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均为ω,根据a=ω2r知,半径最大的向心加速度最大,A正确;三个物体均未滑动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fA=2mω2R,fB=mω2R,fC=2mω2R,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最小,B错误;转速增加时,角速度增加,当三个物体都刚要滑动时,对A;2μmg=2mω2R,对B:μmg=mω2R,对C:μmg=2mω2R,所以当转速增加时,C的静摩擦力首先不足以提供向心力,C物体先滑动,D正确;A与B要么不动,要么一起滑动,C正确.【答案】 AC

4、D4.(2013·海南中学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消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消失时,它将做曲线运动【解析】 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是它所受的合外力.物体并没有受到另外一个叫向心力的作用,当然也不受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离心现象的原因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足以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

5、向心力,即F合

6、测)如图2-4-6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沿较大的光滑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细线突然断裂时(  )A.将沿切线方向匀速直线飞出B.将做靠近圆心的曲线运动C.将做远离圆心的曲线运动D.沿断裂时细线的方向向外匀速飞出【解析】 据题意,细线断裂后,物块所受合力为零,将沿切线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7.如图2-4-7所示是一种娱乐设施“魔盘”,而且画面反映的是魔盘旋转转速较大时盘中人的情景.甲、乙、丙三位同学看了图后发生争论,甲说:“图画错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魔盘上的人应该向中心靠拢.”乙说:

7、“图画得对,因为旋转的魔盘给人离心力,所以人向盘边缘靠拢.”丙说:“图面得对,当盘对人的摩擦力不能满足人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人会逐渐远离圆心.”该三位同学的说法应是(  )图2-4-7A.甲正确B.乙正确C.丙正确D.无法判断【解析】 离心运动是指合力突然变为零或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若合力突然变为零,物体沿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若合力比向心力小,物体做曲线运动,但逐渐远离圆心,故A、B、D错,C对.【答案】 C8.(多选)如图2-4-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下列关

8、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4-8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