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2 (2).doc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2 (2).doc

ID:61740553

大小:3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5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2 (2).doc_第1页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2 (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2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重力力的示意图》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如果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2、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检查平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3、知道重力有大小,知道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不同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同,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4、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位置的不同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垂线的应用和测量重力的活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和重力大小有具体的体验,并可以从活动中学习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面物体和月亮同样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介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地面物体

2、运动和天体运动的一致性,自然界的和谐性,破除 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感,提高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和建立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初步观点。二、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及物体的重心 三、教学难点重力和重心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观察关于“瀑布”的一些图片,从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引入问题。 ①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跳伞的人为什么会落向地面? ②观察“蹦极”、“苹果下落”、“航天飞机绕地球运动”、“月亮绕地球运行”等图片。 上述现象都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事例又说明了什么?总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二)开始新课1、重力

3、的产生 1)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施物体:地球 注意:②活中常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②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方法测量:圆珠笔,橡皮擦,物理课本2、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生活中你感觉到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所受的重力也越大吗?2)活动 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过程:改变钩码的数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将各钩码的质量和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相应的栏目中。实验数据处理:  注意:如果比值不一,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从误差的角度)结论:物体所受重力

4、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重力的大小:G = mg,G—重力(N),g = 9.8 牛/千克,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粗略计算时取10 N/kg)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通过演示课本图8-18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 如何简捷地表示重力? 五、力的示意图 1)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 例:利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球受到的重力 要求学生完成书上例题 6、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5、能量 演示被举高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能对其它物体做功,而具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