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

ID:61754097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9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历史名人的讨论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内容“讲历史故事、话历史名人”讨论会1、形式:学生分组讨论会(在同一个自然班里,5—6人一组)。2、主题:围绕一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展开讨论。例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强调知名的历史人物)。3、讨论方向:结合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或“中华民族复兴”角度,品评某位重要人物的主要历史贡献,功过得失,在中国现代化过程或复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等,进行研究讨论。要求论说有据,逻辑清晰,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传递正能量。4、实践过程:在实践课期间,组员各自收集相

2、关历史资料(如图书、期刊、影视、网络等)。在认真学习和研读后,各自思考、酝酿与归纳思路,明确讨论的主题。在此基础之上,召开一场小型的学术研讨会。要求每位参与者积极发言,各抒己见,阐明观点,在充分交流思想的基础上最终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最后,把讨论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为实践报告。5、附件:在讨论会期间,要求拍摄会议现场,显示主要参与者。并将照片粘贴在“具体内容”页第一页上部(或将照片打印在“具体内容”页第一页上部,黑白、彩色均可)。6、实践报告填写:(1)几处要点: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填写)题目:(学生填写

3、)讨论会成员姓名及学号:(学生填写,前面写姓名后面写学号)实践报告等级:(任课教师按五级制评定)(2)报告不得少于2000字,黑色钢笔或水笔手写,可由一位文笔较好同学统一撰写。(3)内容上:首先,题目(可自拟,能够表现出讨论围绕的主要人物即可,尽量用中性词汇。如关于著名历史人物XXX的讨论会、关于著名党史人物XXX的讨论会、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XXX等);其次,有300字左右的开篇语,主要指出此次讨论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以及讨论主题;第三,正文要体现出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和观点;第四,报告结尾作一个小结,阐

4、明讨论心得,得出讨论会的结论。(4)学生提交作业的时候,从报告册的封面和目录页开始打印(见下页模板),纸张不够的,以A4纸补充,一律手写),供任课教师批阅及存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讲历史故事、话历史名人”讨论会报告册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543讨论会成员 指导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目:关于近代革命人物孙中山先生的讨论会讨论会成员姓名及学号:实践报告等级:具体内容:开篇语2016年11月28日,我组成员付志衡、焦文开、朱春辉、赵明阳、及王相康同学在六号教学楼

5、5203教室对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事迹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孙中山先生曾经讲过:革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革下去。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之父,在1895年的广州起义真正开始了革命活动,直接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来进行反清革命,并开始在人们心中成为“革命党”的旗帜。1905年建立了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将“去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确定为革命政纲。并且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并取得革命的首次胜利。为此,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

6、抹。孙中山先生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可以替代的作用。人物简介: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字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其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付志衡:由互联网信息获取:孙中山先生出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那

7、时的中国已经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长达两千多年,而清末中国的没落就像一颗陨落的恒星,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领导无能,官员的腐败,导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如果说毛泽东是这乱世之中的救世主,那么孙中山则是其救国道路的铺垫着。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振兴中华的先驱。他早年接受西方教育,为了振兴中华,放弃医学。努力学习吸收西方社会一切先进的事物,并把中国的希望、未来发展和命运,寄托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4年孙中山拟言上书李鸿章,阐述

8、了对中国进行改革的种种主张,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救国思想和许多超前的理念,于是他明白了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便举旗反清,义无反顾的进行了民主改革。他系统的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终身,而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孙中山锲而不舍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甚至连其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