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doc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doc

ID:6175514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9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doc_第1页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doc_第2页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于电视直播的传输进行探索,通过技术分析使大家更加了解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工作模式和设备组成。通过该实例举一反三,拓展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关键词:直播;传输;工作模式电视节目现场直播因内容真实性且观众互动较多,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但电视直播对电视信号传输要求相对较高,一般户外很难实现直播。本文主要是探讨利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实现一种能快速搭建又能传输高清电视画面的电视直播传输模式。1现有高清电视节目直播传输模式电视节目直播在地方电视台运用的越来越多,目前大部分地方电视

2、台还没有卫星回传能力,现有的信号回传上主要有四种方法:1.1光缆传输。光缆传输容量大、信号质量好,但受制于场地只能在有光缆的地方,每次直播都要熔接跳线光纤,直播准备时间长。1.2微波传输。微波传输因为是视距传送,每次都要重新规划和架设线路,且城市中高楼太多,线路不一定能架通。上述两种传输方法只适合固定的少量场所的直播如会场、演出中心等,很难满足现在电视直播快速、灵活、多样化的要求。1.3有线互联网传输。有线互联网近几年发展较快网络四通八达,利用有线互联网进行电视直播信号传输也是一种不错的途径。但目前的互联网速度很难满足电视高清

3、信号的传输,互联网传输也有场地限制的缺点。1.44G网络传输。4G网络传输可以灵活快速搭建传输体系,但网络速度较慢,传输速率只能满足小屏播出,虽然可以使用专业多卡的传输设备来解决传输速率低的瓶颈,但在观众人数多,手机使用较多的场合,传输速率受到影响,会造成画面出现卡顿和中断。2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电视直播的工作模式3学海无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是我国下一代数字电视传播模式,其基本的调制方式为TDS-OFDM。支持高、标清电视,数据广播,互联网等多种业务模式,支持固定、便携、高速移动接收,支持单、多频网等多种组网方式。通过组合不同的载

4、波模式、信道编码、座映射、帧头模式等,可以有330种工作模式。在电视直播中,我们尝试选取两种模式用于传输: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一种模式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移动传输,第二种模式传输的净码率高能传输更高质量的图像,适合固定传输。两种工作模式都能满足直播高清电视信号的传输。3信号传输系统的构建在电视直播时利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构建信号传输系统,主要有下面两种形式:3.1直接传送模式。前端和平时的直播系统的构建是一样的,多台摄像机输出的信号通过光缆到电视直播车的CCU输出高清HD-DSI信号,多个信号经切换台切换,输出主画面视频信号。地面

5、数字电视技术无线传输时,需对数字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调。用HD-SDI信号经过MPG4或者H.265编码器,输出ASI码流信号,ASI码流信号送入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激励器进行调制,调制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到100w,经车顶的天线发射出去。发射的高频信号,在电视台播控中心用天线接收下来,经过解调器解调后,将HD-SDI信号送给播出主控台使用。直播时直播车停放位置选择尽量空旷一点地方,避开和电视台播控中心之间有高大建筑物阻挡。固定位置直播时也可以选择到直播现场附近的高楼上固定外置天线发射,这样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直接传送模式主要受播控中心

6、的位置、高度限制传送距离不远一般只能有3-5千米范围。3.2间接传送模式。间接传送模式和直接传送模式,区别在于信号不是直接回传到播控中心,而是传输到电视发射塔。地市级电视台一般都有下属的无线发射台,播控中心都有光缆传输信号到发射台进行日常的无线播出。间接传送模式是将直播车发射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在发射塔上用天线接收下来,再将解调器解调后的HD-SDI码流信号,通过光缆回传到播控中心。间接接收模式主要是利用发射塔的高度来提高传输距离,这种传输模式的距离可以到20-30千米。在使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进行电视直播时,要注意发射频率要和当

7、地在使用的频率错开,频率使用也要到管理部门报备。4结束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是我国数字电视技术标准之一,目前广泛用于中央广播电视在地方的覆盖。它有多种工作模式和工作场景,我们探索性的采用其中的一些模式用于高清电视信号传输,用于电视直播,对开拓地面数字电视的应用,给大家提供借鉴。3学海无涯3学海无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