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doc

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doc

ID:6175591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9

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doc_第1页
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doc_第2页
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起始阶段英语衔接教学研究高中学习压力远远高于初中,有的学生升入高中不能及时调整面对高中学习的心态,容易降低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高中英语有比初中英语更难的语法,需要记忆更多的词汇,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教学的衔接方面,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1.剖析高中起始阶段的具体情况1.1学习要求高初中升入高中,学习要求不一样,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也不一样,初中只是初步涉及一些简单的英语理论知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有更多基础性认识,通过英语阶段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所以初

2、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不高,但是升入高中后,学习压力就会相应增大,比如,语法学习比初中更难,还需记更多的词汇,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突然变大,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甚至还会影响学习其他学科的心态。1.2无法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高中学习压力非常大,高考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子来说更是无形的压力,高中需要学习更多的英语新知识,每个单元都要接触新的词汇,新的词汇量不断积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牢固记忆,所以有时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比较差。语法难度也在逐渐增大。而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思维还停留在初中,面对高中难以理解的语法,一

3、时无法适应,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习的英语句子也明显变难了,初中都是简短易于理解分析的句子,而高中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有些语言结构无法区分,除此之外,还有升学压力,英语在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分数比例,直接影响高考成绩。1.3降低了学习动力3学海无涯高中学习不同于初中学习,高中升大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除了自己会给自己压力以外,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计划会被打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2.如何做好高中起始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衔接2.1心理辅导学生之

4、所以会给自己增加超负荷的压力,主要是因为刚进入陌生的环境,无法适应。对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变得手足无措,这很容易使学生自觉放弃学习英语,潜意识认为高中的英语学习很难,自己无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不利于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改变学生的心态,把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重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比如,小红来自偏远的地区,第一次来省里念高中,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是班上最好的,可是到了高中,才发现,自己

5、的成绩只是在中下游,这对于她是个很大的打击,于是她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教师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把她叫到了教师家,还为她做了一顿饭吃,在饭桌上对她做了一些心理辅导,小红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开始好好学习,不久后学习成绩回到了中上游。在高中时期,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是自己有时候又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所以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指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学习效率才会提高。2.2帮助学生建立基础学生在升入高中的时候,一般学生初中学的知识点在中考完后就已经差不多忘记了,而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英语的积累,如果没有衔接阶段,教师

6、直接进入英语教学,很多学生一时间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会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为学生重新复习一下初中的知识点,唤起学生对初中英语的知识点的记忆,这样不仅以后有利于打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还有利于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例如,教师可以分组,在课堂上玩成语接龙或词语接龙(用自己学过的英语),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参与到比赛中,其他成员可以作为智囊团,为参赛的选手提出建议或适当的提醒。这样不仅可以缓和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学生之间友谊的建立。3.结语3学海无涯高中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所以学生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7、,根据新的学习计划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是有区别的,所以学生不能墨守成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学习英语。参考文献:胡丽萍.高中起始阶段英语学科的衔接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10).3学海无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