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doc

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doc

ID:61756952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9

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doc_第1页
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doc_第2页
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分析一、发展“民生科技”的战略要义“技术”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它可以改善人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一)民生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延伸。科技进步不是最终目标,造福人类才是民生科技的宗旨。民生科技的发展是科技领域有关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必然措施。“以人为本”旨在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民生科技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未来“和谐社会”应该为“民主与法治,公平正义,诚信与友善,富足活力,稳定与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简而言之,和谐社会不

2、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对于这两种状态下的和谐,都少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科学技术对人民生活的支持。民生科技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是一种“从人民手中获取并用于人民”的技术。(三)发展“民生科技”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必然要求。民生科技适合解决行业及相关联行业共同的技术需求,推动行业升级。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实用新型技术工具的应用,为各国的社会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如由于德国机械制造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德国在汽车工业领域遥遥领先他国,并且带动了德

3、国汽车周边辅助行业的发展。袁隆平院士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我国百姓的“吃不饱”的问题,粮食产量的提高带动了一系列食品相关行业的兴起。二、中国“民生科技”的发展现状3学海无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民生科技的发展已作为重点发展之一。计划中提及的环境技术,公共安全技术,卫生技术,人口技术等领域,以前从未出现过。空气的质量、药品的使用范围、食品的安全程度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了高度关注。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国家已经开始推出并且使用机动车尾气的实时和在线监测技术,还有国

4、家863项目研发出在线连续环境光学监测系统进行环境监控。对居民饮用水安全的监测,国家实行了加强水厂净化,从水源处进行保护和对出厂水质的监测三种措施。国家863项目中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得到了巨大提升,并且随着饮用水净化过程中对微量有机物,原生动物,藻类,病毒高效去除技术的成熟,国家建立并实行了饮用水安全评价方法。三、针对“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民生科技”的实质是通过科技创新成果,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民生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5、环节,也是改善民生的必要途径。(一)以优先民生为基础。应整合并合理分配社会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成果创新,增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环境安全等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让更多贴近于人民生活的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科技研究,开发人民生活技术服务平台,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另一种途径。(二)以政府投资为依靠。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公共产品的“无偿性”使用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存在“搭便车”的行为。以为人民创造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为目的,政府在制定公共科技投入预算的

6、时候务必有所倾斜与侧重。(三)以社会帮扶为辅助。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设施更新,环境改善,提高百姓的居住、工作、医疗等方面的水平。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政策指导,而且还不能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建设的力量,这样可能会导致政府陷入赤字的恶劣循环中。寻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帮扶,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发展民生科技离不开自主创新。创新首先应从相关科研项目论起,政府的科研项目在创新方面,应以贴近民生,解决百姓生活困难为主,逐步将侧重点偏向于民生。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其他国家面

7、临的民生问题会有所不同,针对我国特有的问题,只能通过自主创新寻求解决办法。(五)以助推周边为途径。民生科技的发展会依靠已成熟的技术转移和传播,让人们可以更便宜,更方便,更充分,更快捷地享受技术成果。民生科技不能“剑走偏锋”,一定要紧贴人民生活,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环境,因此,政府应大力推进环保节能,生态改善,健康管理,城市发展,防灾预警等领域已成熟的技术走近生活,着力发展本行业已成熟的技术在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参考文献[1]国内外民生科技发展发展研究述评[J].时代经贸,2010,(11)3学海无涯[2

8、]王中化,魏华,刘昕彤.国内外民生科技领域创新经验及对天津市和平区的启示[J].信息系统工程,2014,(3):107-108.3学海无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