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

ID:61766036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9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_第1页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_第2页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_第3页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_第4页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第一篇1.大坝加固设计方案分析当前大坝存在以下问题:大坝防洪能力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大坝溢洪道下游无消能设施;坝体左坝段局部反滤层存在渗透变形,粘土斜墙发生坍塌现象;放水隧洞进口铸铁闸门启闭机已运行多年,老化且腐蚀严重,不能正常运作。济下水库防洪能力按现行规范要求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一遇。实测大坝坝顶高程、防浪墙顶部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侧槽溢洪道下游无消能设施,冲刷严重。大坝断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各工况下能满足规范要求,但大坝上游面外观不平整,大坝结

2、构稳定评定为B级。水库大坝渗流量较小,其渗流比降略大于容许渗流比降,反滤层出现渗透变形。现场发现集中渗漏现象,大坝稳定评价为C级。(1)经研究分析表明,本工程坝体总体稳定性较好,下游坝坡干砌石护坡稳定性好,未出现变形,坝体堆填压实达到设计容重,反滤层设置符合要求。原坝体部分施工质量良好,能满足坝体抗滑要求。(2)坝体防渗斜墙局部渗透性及填筑压实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坝基主要为弱风化凝灰岩,岩石坚硬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好,稳定性好,能满足渗流、抗滑要求。本次勘测揭露坝体地层有:①层块石护坡、

3、②层粉质粘土(斜墙)、③层沙砾(反滤层)、④层堆石及⑤层弱风化凝灰岩(坝基)。经过本次勘测,查明坝体填土材料的组成及分布,重点查明了粘土斜墙防渗体的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渗透性,为指导今后该水库的坝体防渗设计提供设计参数。(3)大坝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坝高复核见表1所示。2007年测得大坝坝顶高程288.1m,小于校核洪水位290.96m。防浪墙顶部高程为289.65m,计算防浪墙墙顶高程290.96m。并且根据当地水利员反映,在2006年遭受台风泰利袭击时,大水漫坝顶最大达到60cm,故现状大坝高

4、程不满足规范要求。针对本水库坝体存在的病害问题,提出除险加固处理措施:6学海无涯(1)坝体迎水坡面护坡块石风化严重,建议在坝体加固阶段对护坡块石进行更换,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或沥青混凝土护坡。(2)根据本次勘测表明,坝体防渗斜墙局部渗透性及填筑压实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对坝体的②6学海无涯层粉质粘土(防渗斜墙)进行灌浆加固处理,或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加固,灌浆加固及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加固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利水电的有关施工规范进行,并在施工完成后按照有关要求的灌浆加固效果进行检测。根据大坝实际情况,拟定

5、下列八种加固方案,方案一加高大坝坝顶高程,满足泄洪要求,保证大坝安全。但加高坝顶高程可能会造成水库上游村庄淹没,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且政策处理困难。方案二考虑大坝右岸山体岩石裸露,稳定,适宜开凿新的溢洪道条件,采取坝体右肩新开溢洪道。但考虑到左坝肩已开溢洪道,再对右坝肩实施开挖易造成大坝失稳。方案三大坝右岸公路边垭口处新开溢洪道,设置自控翻板闸门,孔口B=10m,闸门选择6×10m,溢洪道全长251.3m,进口段及控制段共长37m,泄水槽长130.3m,出水渠长84m,采取面流消能,消力池

6、长32m,高1.8m。但考虑到公路段开挖泄水槽,影响交通,且会影响到附近的住户,泄水消能渠占用耕地面积,政策处理困难,费用大。方案四利用自控闸门的性能,不改变水库正常蓄水位,在老溢洪道堰体上开凿门槽,设置自控翻板闸门。沿溢洪道轴线布置6扇3×6m闸门,于闸门前布置3道移动式拦污栅栏。其施工难度在于侧槽及泄水槽石方爆破,施工时必须做好必要的防震及支护措施,以确保爆破震动在大坝规范允许范围内。因此自控闸门运用的不成熟,以及后续管理技术、物力、人力上的难度很大。方案五在坝体侧槽左肩山体开凿正槽至15m,并

7、整理侧槽堰顶,扩大流量系数至0.45;拆除坝体左肩部分,重建溢流坝段设置5×5m闸门作为非常溢洪道使用。整理后自由溢流堰顶前沿全长50m,其中侧槽段35m,正槽段15m。非常用溢洪道5×5m。流量系数均为0.45。但小范围山体爆破,做好保护,不能影响坝体稳定。溢流堰的整理达到需求的流量系数,施工精度要求高,非常用溢洪道导水墙与粘土衔接段防渗处理难度高。方案六完全拆除侧槽并拆除左肩坝体约15m,平行坝轴线方向新建溢流堰,设置3扇6×3.5m闸门,闸底高程283.4m,闸顶高程286.9m。但该方案投资

8、过大,管理难度大,洪水期调控难度大。方案七左肩山体开凿正槽前沿至23m,降低正常蓄水位至286.1m,并整理堰顶,扩大流量系数至0.407。但该方案由于大范围的山体爆破对坝体的稳定安全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隐患,所以爆破施工技术难度很大。方案八溢流堰左肩正槽段拓宽至15m,使侧槽溢流前沿总长达到53m,并降低侧槽溢流堰堰顶高程至285.9m。整理堰顶,扩大流量系数,达到0.502。该方案需要对溢流堰的整理,小范围爆破的保护。综合各个加固方案的优缺点分析比较,最终选取加固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