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

ID:61767438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9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1页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2页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3页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4页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环江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策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辖6个镇、5个乡和1个民族乡,共127个行政村21个社区3080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户数11.71万户,总人口37.81万人。其中乡村户数8.84万户,乡村人口32.43万人,占总人口的85.77%。全县土地面积45.53万hm2,耕地2.77万hm2,占土地面积6.1%,其中水田面积1.58万hm2[1]。环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290d)。年平均气温南部丘陵19.9℃,北部山区15.7℃。年平均降

2、雨量北部山区1750mm,南部1389mm,4~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70%[2]。种植业基本布局为:盆地平原地带为粮食、桑蚕主产区,中南部丘陵地带为糖蔗、水果主产区,北部山区地带为林业及香猪、香米、菜牛等特色产业主产区。近年来,全县以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农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入3397.52元,增加382.91元,增长12.7%[1]。1环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目前,环江农业经济主要以粮食、桑蚕、糖蔗、

3、水果、畜牧、林业六大产业为主。201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8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9.1%,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增加值5.35亿元,占45.3%;林业增加值1.43亿元,占12.1%;牧业增加值4.72亿元,占40%;渔业增加值0.16亿元,占1.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4亿元[1],占1.2%。农业生产是环江农林牧渔业经济的重点。1.1粮食生产“十一五”以来,全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经济作物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粮食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格局。5学海无涯1.2桑

4、蚕生产桑蚕产业是环江主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在政府发动、技术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环江桑蚕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8465hm2,产鲜茧1.52万t[1],产值约4.87亿元。目前,桑蚕生产已成为全县广大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1.3糖蔗生产糖蔗生产是环江又一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产业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43万hm2,糖蔗总产量为55万t[1],产值约2.75亿元。1.4水果生产2010年全县水

5、果种植总面积8290hm2,水果总产量为2.03万t[1],产值4400万元,农民人均产果68kg,人均水果收入136元。水果产业已逐渐成为环江一大优势产业。2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是制约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的因素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2万hm2,占水田面积的70%,旱涝保收面积仅7070hm2[1],占44.6%。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影响到粮食的安全生产,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二是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新、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部分地区、部分农业生产项目仍是“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模式,严重

6、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2.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水平较低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没有得到突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2.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管理较粗放,农民的农产品质量意识较淡薄。2.4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环江农业龙头企业只有3家,其中制糖业1家,巢丝企业2家,均为初级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深加工企业还是空白。3环江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稳定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开发优质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强力推进

7、以糖蔗、桑蚕、水果为主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农业;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挖掘培植农业新产业;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产销体系;强化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5学海无涯3.1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口粮安全着重加大两大力度: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到“十二五”期末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hm2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t左右,确保人均有粮稳定在300kg左右;二是加大优质商品粮基地发展力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主要措施:一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重点抓好水稻、玉米两大作物良种及节本

8、增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主产区超级稻推广面积要达70%以上,杂交玉米推广面积达95%以上,确保粮食单产年递增1.5%以上。二是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培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