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

ID:61768313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19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_第1页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_第2页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_第3页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_第4页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管理论文一、总论(一)编制原则1.突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规划将紧紧把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动因进行重点规划,使工程的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负面效应得到重视并提出防范措施。2.源于流域规划,高于流域规划由工程引发的跨流域流量、流态、流质变化,以及由输水主干渠及其联接的调蓄湖库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变化,都是工程活动造成的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需要针对跨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因此,工程生态环境规划既源于流域规划,又高于流域规划。3.统一分区、统一目标、统一规划规划把东、中、西三线工程所影响的四大流域各区

2、域作为一个整体,按调水对不同区域的生态影响特点,统一划分为调水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统一确定生态保护目标、范围和时限,统一规划,使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与原有的流域、区域生态保护任务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系统。4.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规划将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方针,对各类生态管理区、水源保护区,规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削减调水不利影响的同时,综合发挥法制、行政和经济手段,实现对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改善。5.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三阶段并重规划将分区域

3、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期等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生态保护要求,以完整地体现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设计理念。6.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学海无涯规划要力求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调控措施的效果进行方案评估,制定与主体工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工程立项到实施、运营的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规划环境背景1.地下水超采、污染及湿地退化是黄淮海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1985年以来,黄淮海流域地面沉降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140亿元左右,影响城市包括太原、石家庄和天津等城市;最近几十年来,海河流域平原

4、地区的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下降了90m和50m。受沧州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影响,东部咸水西侵,与1984年比较,目前咸水区面积向西扩展了686km2,深层淡水矿化度升高了0.768g/L。20世纪50年代海河流域有万亩以上的洼淀190多个,洼淀面积超过10000km2。现今,除白洋淀和部分洼淀修建成水库外,大部分的洼淀都已消失或退化。即使加上30多座大型水库和100多座中型水库,湿地面积也仅有2000多km2。2.黄淮海流域缺水形势严峻中国工程院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研究结论:海河、淮河、黄河流域片现

5、状缺水50亿~140亿m3(平水年和枯水年),2010年达100亿~225亿m3,2030年及以后达160亿~305亿m3。实施节水规划后,到2010年受水区工业和城镇生活需水量在节水后仍比现状增加54亿m3,至2030年将继续增加115亿m3。若考虑现状地下水超采量和未处理污水利用量,以及农业灌溉存在的严重资源性缺水状况,在没有新的水源工程或仅有少量新水源工程条件下,2010年和2030年,受水区的缺水量将分别达到120亿m3和180亿m3左右。3.水污染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发挥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

6、50%水质断面超Ⅴ类,中线输水区与受水区的引水河道也约有半数超Ⅴ类。主要受水区几乎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污水灌溉进一步引起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的污染。如海河流域一、二、三级支流的近1万km河长中,已有约4000km河道长年干涸;北京市市区年排放废污水6.3亿t,经北运河、北京排污河、永定新河入海,其中38%的水量用于农业灌溉。13学海无涯(三)规划总体设计1.总体目标规划将主要解决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战略层: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工程实施是否存在制约立项的环境因素;二是确认工程实施前后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工程措施与

7、管理措施,为工程可行性报告、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与措施奠定基础。流域层:主要任务是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安全,明确四大流域应重点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四大流域水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尤其是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目标及工程、管理措施间的关系。区域层:分别针对工程实施对调水区、输水区、受水区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明确规划需达到的目标,提出相应的工程和管理措施,尤其要重点关注那些关键性或敏感性的生态功能区。2.规划内容南水北调工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论证工程是否存在不

8、可解决的环境制约因素。四大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主,并与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协调。调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关注水文情势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在建立生态用水新秩序。输水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保障输水生态安全作为规划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