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讲评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

ID:6177034

大小:8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5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_第1页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_第2页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_第3页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_第4页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练习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诗歌鉴赏专练1、阅读下列宋词,回答后面问题。(6分)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注】①耒(lěi)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1)词的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3分)(2)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答案:(1)【参考答案】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

2、境。(1分)“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2分,说对两处就得2分)(2)【参考答案】手法:对比、用典。(1分,对一个不得分)形象: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诗人形象。(2分)2、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1、2题。暮过山村     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zhè)处,烟火渐相亲。(1)诗的首

3、联表现了什么景象?起了什么作用?(2分)答: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简要赏析。(4分)答案:(1)诗的首联表现了寂静、冷落而荒凉的山村景象(1分)。起了点题的作用(1分)。(“数里”就可以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村的“寂静”,而“水”又是“寒”的,可见环境的“冷落”。映在眼前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可见山村的“荒凉”。诗的首联从视觉与听觉点出了诗

4、题“暮过山村”)(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接近山村时的喜悦心情(1分)。诗人在经过寂静冷落而荒凉的山村后,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拓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炊烟(1分),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1分),先前的恐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1分)。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5、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5答案:(1)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争睹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垫;(1分))结尾处,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烘托潮水的雄壮气象。(1分)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2分)(2)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1分)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1分)4、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题[越调]小桃

6、红杨果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越调]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6分)答案:(6分)都是以乐景衬悲情(2分)。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2分);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2分)补充: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5分)(5

7、分)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和孤独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3分);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2分)   5、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夜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2)“羁旅长堪

8、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