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

ID:6177184

大小: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5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_第1页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_第2页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_第3页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_第4页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梳理之诗歌、散文、戏剧类必修一第一单元:新诗1、三大诗人:(1)戴望舒——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代表作品《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

2、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2)徐志摩——浙江省海宁人,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新月派”及诗歌三美;(3)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着土地》2、《雨巷》的创作背景、重要意象的象征意味及创作手法背景:此诗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满腔革命热情的

3、青年找不到革命的出路,颓废与寂寞的情绪笼罩着他们。迫于政治上的严峻形势,作者这个时期的诗篇大多以爱情苦闷来写个人理想与现实相撞而产生的忧郁。重要意象:在戴望舒的诗中经常看到两类抒情形象:一是苦闷的孤独者,二是飘忽愁怨的少女。而结合这两者于一体的正是《雨巷》。《雨巷》中有三个主要的意象:我、姑娘、雨巷。写作手法:(1)象征:在丁香一样的姑娘身上寄托着理想和希望。(2)反复:“丁香一样的”,“太息般的”,“这寂寥的雨巷”“悠长悠长”等(3)暗示:《雨巷》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渲染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笆、冷冷的哀怨的蒙蒙细雨等环境和描绘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来暗示。 

4、  3、《大堰河——我的保姆》创作主题:此诗是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歌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背景: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他的养母就是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音她的奶妈是大叶荷村人,她是童养媳,没有自己的的名字,当地人因此就叫她“大叶荷”)艾青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落,不准称自己父亲母亲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正如他

5、自己所说:“他是在被冷落,被歧视的环境中成长的”相比之下,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当时的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据诗人自述,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诗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首诗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11大堰河善良、慈爱、勤劳、坚强,同时又是悲苦的,她是个旧中国的农村妇女的典型。她饱受了“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得到的是“数不

6、尽的奴隶的凄苦”,但她心地善良,勤劳朴实,性格坚强清早,搭好灶火,操劳饭食;深夜,缝补儿子们被荆棘扯破的衣服有时还要包好“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掐死“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尽管要做的事很多,但仍要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和理想,“她含着笑”洗衣、涤莱,“她含着笑”喂猪、晒豆晒麦,不畏艰难困苦,辛勤劳动,表现了她的坚强性格大堰河既是诗人的保姆更是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1、文学常识:(1)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

7、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2)《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3)《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在修辞技巧方面,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选词炼字,十分精细。(4)《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在《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补注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据传统说法,作者是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