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

ID:61773057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0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_第1页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_第2页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_第3页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_第4页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的作用一、引言:法理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的问题在法科学生的课程教学中,法理学的教学具有独特的地位。相比于部门法学来说,法理学并不直接面向真实的法律生活,而是面向部门法学所提供的基本概念本身,法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对部门法的基本概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体系化的建构。在这个意义上,法理学的教学就是面向概念本身的作业,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面向法律思维本身的作业。相比于法律史而言,法理学教学欠缺历史经验的维度,也很少对思想演化和制度变迁中所蕴含的原因进行考证和分析,因此其缺乏历史经验的维度。①5学海无涯在现实经验和历史

2、经验都欠缺的情况下,如何把抽象的法理学课程讲授好,且让学生容易接受,对法理学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缓解法理学课堂的抽象性、枯燥性,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晦涩难懂的概念思维,很多学者主张在法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但是,观察现有的对于法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的案例教学法更多地使倾向于对部门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挪用。这种挪用本身使得法理学的课堂不得不重复部门法的知识,更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是现有的案例教学法对于案例的择取更多地以历史和现实中的热点案例入手,欠缺对

3、法理学概念和体系的考量,从而使得案例教学呈现碎片化的趋势,不利于学生的体系性的法律思维的培养;三是现有的案例教学本身只是抓住了法理学的知识面向,并未呈现出法理学的伦理面向。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仅无助于学生通过法理学的学习去把握法的根本或基本问题,反而构成了学生理解法的基本或根本问题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反思法理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的目标以及案例的选择、分析和批判等问题。首先,案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案例让学生能够直接把握到法学中的根本问题,所以法理学课程中所讲授的案例一定是能够反映法学根本问题和难题的案例,一定是将诸多法律问题融汇在

4、一起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既可能是由真实生活所引发的,也可能是由著名的思想家通过思想实验而提出的。其次,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考虑到案例本身与所要讲述的概念和体系之间的契合性,因此,对于案例的择取不能单一的考虑某一个部门法,最好的方式是在真实的案例中选择类案,然后从类案中抽象中普遍的法理问题,这样的案例教学既能够给学生以概念和体系的直观,又能够使得抽象和枯燥的法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第三,案例的择取不能够如同民法和刑法那样只从生活中最为简单的现象出发,而应该触及人们对于生活关系的批判性思考,进而指向一种良好的生活模式的选择和追求。

5、这也就要求案例的择取有着价值上的考量,即我们所讲授的法理应该是一种良善的法理。②二、核心和根本案例的构思与择取毫无疑问,法理学中的根本问题和根本难题所引起的案例择取与构思问题会以如下陈旧的方式被提出:它们依据何种标准被择取?依照何种基点被构思?要回答这一陈旧但却是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了,什么样的问题构成了法理学中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构成了法理学中的根本难题?根本问题是被解决了的与此同时对整个学科体系起着奠基作用的问题。根本难题是未被解决的但构成了整个学科体系的边界的难题。前者构成法理学的本原问题,后者构成法理学的边

6、界问题。按照长尾龙一的说法,法理学的本原问题包括三个方面:法律的起源、法律的原理和法律的最高支配问题。③5学海无涯因此,核心和根本案例的构思与择取必须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而展开。就法律的起源来说,核心和根本的案例的择取要从三个维度进行:生存的维度、生活的维度和生命的维度。现代法律的逻辑起点即在于对人的自我保存的肯认,因此在讲授法律的起源时,应当构思并找寻真实世界中对于人的自我保存的问题进行探讨的真实案例,围绕这种案例所进行的法理学讲授,将会呈现出易懂和活泼的特点。就此而言,富勒对于洞穴奇案的构思及其对这一案件所衍生出来的法律解决

7、方案的讨论可以作为核心和根本案例的构思与择取的典范。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极为类似的案例,譬如英国的“女王诉杜德利和斯蒂芬斯案”。从生活的维度来看,法理学课程中的案例一定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在一个简单的生活案例中,能够勾连起人们法律生活的不同面向:民事的面向、行政的面向和刑事的面向。在这个意义上,对于生活案例的择取就需要考虑不同责任和不同法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也一定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见的案例。因此,为了说明法律的起源,或者更确切地说,为了说明“有社会即有法律”这一罗马法谚的有效性,有学者举出了醉

8、酒交通肇事所涉及到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问题来说明。这就非常有效地解释了法律的起源在生活层面的呈现问题。而在生命的维度,法律的起源必须呈现出其价值的面向,也即法律存在的目的在于维护生命本身的神圣性和完整性。所以,要让学生从法理的角度理解生命的意义,就必须在生命开始之初和邻近死亡之时这一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