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说课稿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说课稿

ID:6177480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05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说课稿_第1页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说课稿岳阳市岳州中学苏湘波Tel:13707302190一、说教材: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是着重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也就是说既要分析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这些现象的成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当然,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要认识地球运动的规律。因此,教材都讲述两种运动的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等特点,之后再分析它

2、们各自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这种分述,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地球的运动特征,并有助于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这节教材内容的组织和表述有以下特点:①注意了与初中学科相同知识点的连接。②注意用图表来说明问题。③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以期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课时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的第一部分,是基础、是铺垫。短短七行正文、三行阅读、两个彩图,表达了两个内容:地球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影响,其中,黄赤交角承上启下,为公转的地理意义打下伏笔,不能一带而过,也不可盛装浓抹。2.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

3、期2.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特点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3.掌握黄赤交角的大小及其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1-14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2.通过图1-15明确黄赤交角的位置、大小及其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二、说教法由于有些内容抽象,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设疑导学法2.归纳推导法3.多媒体动画演示法4.作图法三、说学法1.阅读法2.画图法3.讨论法4.亲自参与法5.练习法四、说教学程序1.说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三个问题:1>.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底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什

4、么时间最短,什么时间最长呢?在一年之内你的影子什么季节最短,什么季节最长呢?2>.放暑假和放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3>.为什么美国的圣诞老人穿棉袄,而南非的圣诞老人却穿背心呢?用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说新课教学:首先用回忆的方式回忆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引出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在概念、方向、周期不花什么时间。采用动画演示,归纳总结的办法重点分析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和地球公转速度。然后小结:比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用先看平面图后动画演示的方式引出黄赤交角,注意提醒“一轴、两面、三角度”。先解释什么是直射,然后学生合作演示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然后动画演

5、示,作图总结。并提出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到黑板上标出位置这种方式来突破本节难点——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对于黄赤交角的另外一点影响,先通过回忆初中五带划分,找出黄赤交角与五带划分界线的关系。进一步推导黄赤交角变大变小对五带范围的影响,并及时总结。3.说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黄赤交角大小及其影响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后面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说课堂练习安排了四道练习。第一道让学生巩固黄赤交角影响五带范围的知识;第二题让学生熟悉地球公转示意图并能标出二分二至,也可引申近日

6、点、远日点的位置。第三、四题较难,既考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公转图,又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五、教学效果预测通过学生对原来知识的回忆,动画演示和亲自参与,把难点分解了,重点突破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再有课堂小结和练习,应该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