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

ID:61775116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0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_第1页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_第2页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_第3页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_第4页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摘要: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去除效率低,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文中分析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不足,并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机理与典型工艺。最后指出经济、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生物处理;脱氮除磷;新工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含氮、磷等植物营养型污染物的超标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而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仅在10%~30%之间,远不能达到国家

2、排放标准[1]。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当前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表明,生物的脱氮除磷过程出现了一些超出人们传统认识的新发现,如某些异养菌也可以参与硝化作用;某些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这些现象的发现以及各个不同工艺之间的组合,都为设计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思路。1传统脱氮除磷工艺5学海无涯1.1A2/O工艺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简称,即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能够同步脱氮除磷,总停留时间短,不易膨胀

3、,不需投药,运行费用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将部分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挥发性脂肪酸)。在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经混合液回流而带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同时去碳脱氮。在好氧区,有机物浓度相当低,有利于自养硝化菌生长繁殖,进行硝化反应。A2/O工艺是较早用来脱氮除磷的方法,但是它的脱氮除磷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工艺流程见图1。1.2phoredox工艺在此工艺中,缺氧池可以保证磷的释放,从而保证在好氧条件下有更强的吸磷能力,提高除磷效果。由于有两极A2/O工艺串

4、联组合,脱磷效果好,则回流污泥中挟带的硝酸盐很少,对除磷效果影响较少,但该工艺流程较复杂。工艺流程见图2[2]。图2phoredox工艺流程Fig.2phoredoxprocess2.3UCT工艺此工艺是对phoredox工艺的改进,将沉淀池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避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增加了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以弥补厌氧池中污泥的流失,强化除磷效果。工艺流程见图3。上述工艺都是研究者们根据厌氧、缺氧、好氧等池子的排列数量及混合液循环和回流方式的变化开发出的一系列工艺。此外,还有通过对曝

5、气供氧的控制,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厌氧与缺氧环境的SBR(序批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和氧化沟工艺。这些工艺中存在多种问题,制约了工艺的高效性和稳定性。2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3]2.1微生物的混合培养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一般都采用单一污泥悬浮生长系统,在该系统中有多种差别较大的微生物,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和生长条件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要保证所有的微生物都达到最佳生长条件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系统很难达到高效运行。2.2泥龄问题由于硝化菌的世代期长,为获得良好的硝化效果,必须保证系统有较长的泥龄。而聚磷菌世代期较短,且磷

6、的去除是通过排除剩余污泥实现的,所以为了保证良好的除磷效果,系统必须短泥龄运行。这就使得系统的运行,在脱氮和除磷的泥龄控制上存在矛盾。2.3碳源问题在脱氮除磷系统中,碳源主要消耗在释磷、反硝化和异养菌的正常代谢等方面。其中,释磷和反硝化的反应速率与进水碳源中易降解的部分,尤其是挥发性有机脂肪酸的含量关系很大。一般说来,城市污水中所含的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有限的,所以在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释磷和反硝化之间存在着因碳源不足而引发的竞争性矛盾。2.4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问题在整个系统中,聚磷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其它多种微生物共

7、同生长,并参与系统的循环运行。常规工艺中,由于厌氧区在前,回流污泥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硝酸盐带入该区,一旦聚磷菌与硝酸盐接触,就导致聚磷效果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反硝化细菌与聚磷菌对底物形成竞争,其脱氮作用造成碳源无法满足聚磷菌的充分释磷所致。3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5学海无涯3.1DEPHANOX工艺DEPHANOX工艺是BortoneG等[4]于1996年提出的一种具有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双污泥回流系统的技术,是为了满DPB所需的环境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该工艺在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增加了沉淀池和固定膜反应池,可以避免由于氧

8、化作用而造成有机碳源的损失并稳定系统的硝酸盐浓度。污水在厌氧池中释磷,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含氨较多的上清液进入固定膜反应池进行硝化,污泥则跨越固定膜反应池进入缺氧段完成反硝化和摄磷[5]。该工艺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低且COD消耗量低的特点。但该工艺中磷的去除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缺氧段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