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重点.doc

锅炉原理重点.doc

ID:61778307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0

锅炉原理重点.doc_第1页
锅炉原理重点.doc_第2页
锅炉原理重点.doc_第3页
锅炉原理重点.doc_第4页
锅炉原理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锅炉原理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电厂锅炉划分为:制粉和燃烧系统,烟风系统,汽水系统。2,锅炉容量:锅炉容量用蒸发量表示,即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烧时,每小时的最大连续蒸发量。3,事故率:事故停用小时数/总运行小时数+事故停用小时数*100%。4,可用率:运行总时数+备用总时数/统计期间总时数*100%。锅炉效率:锅炉每小时的有效利用热量(即水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占输入锅炉全部热量的百分数。5,η=锅炉有效利用热量/输入锅炉总热量。6,按燃烧方式分锅炉可分为:层燃炉,室燃炉,旋风炉,流化床锅炉。7,按蒸发

2、受热面的工质流动方式分:自然循环,控制循环,直流式。第二章,1,元素分析:对煤进行分析,分别测出碳氢氧氮硫及灰分水分的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通常用质量百分数表示。2,碳:一部分是有机物,一部分为固定碳。煤的地质年代越长碳化程度越深,含碳量就高,但含碳量高不易着火,燃烧缓慢。3,氧和氮:氧化合使可燃元素的量减少,氮是有害元素。4,硫:以有机硫、黄铁矿(前两为可燃和挥发硫)、硫酸盐硫三种形式存在。有害成分造成酸雨,腐蚀金属,只能加制粉困难,易造成炉内结渣。5,灰分:煤燃烧后剩下的不可燃矿物杂质。灰分含量增加可燃物含

3、量相对减少,降低了发热量。灰分熔融吸热,增加了排渣损失,降低了理论燃烧温度。灰分妨碍煤中可燃质和氧气接触,增加了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灰分降低炉膛温度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灰分会磨损受热面,形成传热面积灰,影响传热效果,会产生炉内结渣,腐蚀金属。灰分烟温上升,增加排烟损失,造成环境污染。6,水分:含量虽地质年代延长而减少。水分上升发热量下降,着火推迟,着火困难,增加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水随烟气排出,增加了排烟损失,增大引风机耗能,为低温受热面的积灰,腐蚀创造了条件。水分上升,造成煤粉制备困难,易造成给煤

4、机或落煤管的粘结堵塞,及磨煤机出力下降。7,工业分析:计算煤中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8,高位发热量:1kg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其中包括燃烧产物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潜热。9,低位发热量:1kg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其中不包括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潜热。由于排烟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故低位发热量更有现实意义。10,标准煤:统一规定以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10kj/kg(7000kcal/kg)的燃料。11,煤灰熔融特性的测定:熔融特性:煤灰没有明确的融化温度,定在一定的高温区间

5、内逐渐熔化。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ST<1200℃用液态排渣。其他通常用固态排渣。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为了避免炉膛出口附近的受热面结渣,应使炉膛出口烟温比灰的变形温度DT低50~100℃。12,根据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Vdaf大小分类:Vdaf≤10%无烟煤,10%<Vdaf<20%贫煤,20%≤Vdaf≤40%烟煤,Vdaf>40%褐煤。13,理论空气量:1kg(或标况下1m³)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没有剩余氧存在时所需空气量。14,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15

6、,漏风系数:某一受热面的漏风量ΔV与理论空气量V0为该级受热面的漏风系数。16,理论烟气组成成分:CO2SO2N2H2O他们的容积为理论烟气容积。17,实际烟气容积除理论烟气容积外还增加了过量空气(α﹣1)V0和随这部分空气带入的水蒸气。18,完全燃烧时烟气只生成CO2,SO2,H2O,N2,O2。,19,实际不完全燃烧时,烟气有CO,CO2,SO2,H2O,N2,O2。奥式烟气分析仪中,三个吸收瓶依次放入KOH溶液吸收RO2,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溶液吸收O2氯化亚铜氨溶液吸收CO。第三章1,锅炉热平衡:在

7、稳定工况下,输入锅炉的热量应与输出锅炉的热量相平衡,这种热量收支平衡关系叫做锅炉热平衡。2,热平衡程,Qr=Q1+Q2+Q3+Q4+Q5+Q6Qr1kg燃料的锅炉输入热量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Q2排烟损失热量Q3化学不完全损失热量Q4机械不完全损失热量Q5散热损失热量Q6灰渣物理热损失的热量。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包括过热蒸汽的吸热,再热蒸汽吸热,饱和蒸汽吸热,排污水吸热。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由于灰分中含有未然燃尽碳造成损失,主要影响因素:燃烧方式,燃料性质,煤粉细度,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结构及运行工况。4,化学

8、不完全燃烧损失:由于烟气中含有可燃性气体造成的损失。主要影响因素: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燃料挥发份含量,炉膛温度以及炉内空气动力工况。5,锅炉排烟损失:由于排烟温度高于外界空气温度,造成的热损失。主要影响因素:排烟焓的大小,而排烟焓又取决于排烟容积和排烟温度。6,最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应使q2+q3+q4最小,可用曲线求得。7,保热系数φ=受热面传给工质的热量/烟气放热量=受热面传给工质的热量/受热面传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