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

ID:6178147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_第1页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_第2页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_第3页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本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4学海无涯(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问题一般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且由区域向全球扩散。环境问题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它将使21世纪的地球更加不堪负重,按照目前这种难以逆转的恶化速度,我们将根本没有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责任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是人类的行为出现了问题。人是有文化和创造能力,能自觉意识到环境恶化将有损于人类利益和价值的实现,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能借助道德、

2、法律等手段来调节人的行为,改变这种状况。虽然法制越来越完善但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我们应该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强制性的法律手段,而在于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指导和纠正个人的行为,也指导和纠正集体的行为,即通过道德调节。正如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所说:“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时也指出:“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3]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担当着培养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

3、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的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件关乎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也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二)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

4、文明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目标,它们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升华,又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政府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人与自然和谐、“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不能超出其稳定的限度,即不能导致较大范围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严重退化;另一方面,要考虑人类社会自身有序发展问题[4]。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既需要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不

5、懈努力,更需要我们明天建设者去继承、去开拓,而大学生正承担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使命。同时大学生是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一代。因此,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当今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4学海无涯目前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素质的培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高校对这项教育还是空白。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挖掘现有高校思政教材内容,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

6、中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的主要作用。一般高校除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与资源法学、伦理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并没有专门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为此应重视和发挥高校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中的作用。充分挖掘现有思政教材中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强调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章节,转变道德教育理念。从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

7、和社会的关系向同样重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转变。第二,提高大学生生态理论修养。没有理论根底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不牢固的,所以必须夯实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学生确立生态道德信念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必须深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明白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的必要性。第三,育人的直接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对我国国情、发展现状(尤其是资源环境等制约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