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

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

ID:61788659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_第1页
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_第2页
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_第3页
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貌特征及综合治理措施1流域概况1.1地形地貌特征。甘肃省东南部的临夏盆地,是大型的陇中晚新生代盆地的西南部分,是由青藏高原东北缘雷积山、秦岭北深大断裂、祁连山东延余脉马街山围成的一个山前拗陷盆地。大河家窝狼狗小流域大部分地方覆盖着第四系风积黄土,境内地形高低起伏,沟壑纵横,以黄土丘陵沟壑地貌为主,河谷平塬,主沟道形成地势由西南向西北倾斜的沟梁峁地形,沟谷狭长。黄河从南侧流过,是水系右侧的一级支流,地处黄河刘家峡库区上游的西侧27km处,径流在流域出口大河家村附近接汇入该库区,整个流域有梁、坡、沟、水域等构成。1.2植被覆盖状况。受

2、地形气候影响,流域上游西南部一带林草植被较好,为人工林,生长旺盛,土壤有红土和黑土类,也是本流域的主要水源发源地;中下游一带山大坡陡、黄土层厚度在0.1~10m之间是黄土母质的垆土,垂直节理发育,粘粒含量低,疏松多孔,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较稀疏,但瓜、果、蔬菜有一定基础条件;分水岭和坡主要是黄土覆盖,局部干沟和主要支沟侵蚀切入基岩,部分岩层露出第三纪红泥岩。流域内乔木林主要是四旁零星楂树、榆树、核桃、梨、杏、花椒等;灌木林2070.5hm2,树种有沙棘、锦鸡儿、柠条等,多分布在地埂和阳向坡面;林草植被覆盖率达21.1%。流域海拔高度在

3、1790~3208m之间,相对高差1418m。2流域不同地貌单元的生态环境现状4学海无涯2.1梁峁。流域为高寒山区,降水条件虽然相对较好,土层薄(20~50cm),土壤持水能力也低,乔木有零星的,树木占地面积很少,加之本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本流域绝大多数区域的水热条件均在乔木生长补偿点附近,在这类区域,除有充分集流面的少量的地块外(如沟底、庄院和路旁),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乔木生长。2.2坡面。流失表土,降低肥力,蚕食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流域农业生产条件长期无法得到改善。土壤耕作层被连年冲刷,土壤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粮食

4、产量低而不稳。250以下的坡面属耕地,地块大小不一,地埂宽窄、形状各异,坡度有缓有陡,农路交通不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3沟道。流域地质结构不太稳定,土层较薄并含有沙砾,一旦与洪水,沟道两侧冲刷下来的泥沙堆积到干沟或冲至下游,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交通。2009年,卧狼沟治理按等长度设计了谷坊,但在实施过程中,完成了干沟的谷坊,但因资金有限,未治理支沟,干沟与支沟的交叉处,遇洪水下切范围拓宽,对应的梁峁顶、梁峁坡的治理面积也发生变化,现状沟道治理程度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整个流域的治理成为主要问题,植被无法好起来,所以应重视干

5、沟治理。3水土保持存在问题及治理必要性分析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利用结构失调和水土侵蚀加剧了沟壑发展,而沟床下切,沟头前进和沟岸扩张,破坏地面的完整性,增加土地利用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土地变得更加贫瘠,植物生长条件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所以对流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十分必要。而细化和增强流域治理措施是提高治理程度的必然选择,符合远期水保规划的要求。

6、但具体实施起来问题较多,若处理不当,即使能够按规划如期完成措施,工程在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多实施的问题。所以应针对不同地貌单元分别采取符合实际的水土治理措施,保证水土保持治理效果。4不同地貌水土治理措施分析4.1针对梁峁的治理措施。根据的自然现状,气候条件,地质结构.优选耐旱的树种(春树、榆树、柠条),栽植时节选在9月份,确保树根生长有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提高树苗的成活率,选比较阴湿的部位栽植灌木或紫花苜蓿,实现保水保土效益。根据草本植物的生长特点,人工种草主要布设在梁峁上部距住庄较近、小于250的退耕地、坡度较缓、地块较平整的300以

7、下的荒坡地上。便于管理、施肥和收割经济林布设在庄前屋后便于管护和修剪、坡度较缓、水分较充足背风向便于管理的地方以及地埂田坎等部位有利于果实的生长。水土保持林主要布设在山顶上大于4学海无涯250的退耕地以及梁峁坡上部坡度较缓、地块较平整、水分条件较好的300以上的荒坡上。应将杨树和柳树栽植在土层较厚的地段,榆树、春树、柠条种植在相对干旱的部位。4.2针对坡面的治理措施。利用现状优势,兴修梯田,提高产量。布设在土质较好、距村庄较近、避风向阳、交通便利、位置较低、邻近水源、相对集中、小于250的坡耕地中,相对集中连片,一座山、一面坡一次修

8、完,形成规模。根据田块面积大小,所处的位置,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的规划梯田,同时考虑施工难度,省工省时,节省投资,便于机械作业等因素,将梯田布设在交通便利,坡度较缓的村庄周围,尽量与原有梯田连成一片。通过兴修水平梯田、种植人工林草和大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