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

ID:61793351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_第1页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_第2页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_第3页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探讨【摘要】通过介绍丽江古城的概况、范围、历史起源、文化遗产等特征,增加人们对特色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理念和责任意识,从而激发人们的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关键词】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丽江古城1古城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古城的核心旅游区为大研镇内的四方街一带,是云南发展旅游产业最重要的地区,也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旅游休憩地区。丽江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旅游强市战略,助推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影响力。近年来,到丽江市旅游人数不断上升,到2018年年底,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600万人,旅游收

2、入达千亿元,旅游经济已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支柱。2古城文化遗产现状4学海无涯2.1古城文化遗产历史渊源。丽江古城又称为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兴盛于明清,距今800多年历史。在古城内现有住户近6200多户,约25000人,大多是纳西族,是一处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是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修筑了城墙,就似木字加个框变成了“困”字一样,显得很不吉利。在古城中大多为纳西族、白族、藏族、汉族等民族建筑[2]。丽江古城是具有厚重人文气息的旅游名胜,是较典型的自然美景与地方民族风情相结合的文化遗产,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化名城。

3、2.2古城文化遗产民族特色及现状特点。2.2.1古城文化遗产民族特色。丽江古城一带多个民族汇聚,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风情特色和民族建筑特色。有纳西族服装、银器、皮具等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有三多节、纳西族祭天习俗、棒棒会、火把节、转山节等传统的民族节庆等节庆活动,有因节庆活动形成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等传统文化特色,如三月龙王庙会、正月十五棒棒节、七月骡马节等;如纳西古乐、东巴舞;如祭天,纳西语叫“猛本”,是纳西族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庆。因“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各个区域、不同种族的多元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汇融合,形成了当地包容并蓄的多元文化[3

4、]。2.2.2古城文化遗产现状特点。在丽江古城一带,有四方街、古桥、木府、五凤楼、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等古城特色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有古老的民族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景。1)古街。在丽江古城的核心区内的古街为独具特色的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集贸和商业中心(见图1)。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铺路,不滑不灰。街中沟渠相通,民居铺面跨水而建,与环境自然和谐。在四方街中部有一小广场,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3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

5、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了以四方街为中心、逐渐向外延伸的格局。图1丽江古城四方街2)古桥。在丽江古城内的玉河上有354座桥梁,分别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等,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在古城中的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侧100m,为双孔石拱桥,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该桥系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m,用五花石铺砌路面,坡度平缓,方便两岸居民交流往来。3)木府。木府原为丽江

6、世袭土司木氏衙署,历经战乱动荡毁坏,当地政府于1998年春重建,现古城博物院设在府内。重新修复的木府占地30666.67m2,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11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现在的木府被人们称为“凝固的丽江古乐,当代的创世史诗”。3古城文化遗产前景探讨4学海无涯3.1提高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要广泛宣传教育,制定措施、发放传单、张贴标语、定制路牌路标

7、、电视广播宣传等,让保护古城文化遗产的意识、理念进校园、进机关、进入广大民众的内心和日常生产、生活及工作中,杜绝见多不怪、习以为常的麻木状态和麻痹心理,不断增强民众的责任担当、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传承民族经典、民族特色文化,如纳西古乐、东巴舞、手工制作皮具、手工制作银器等,充分认识保护好古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重大历史意义,为带动丽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3.2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国家领导人在云南调研考察时,为云南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思路:(1)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

8、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