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doc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doc

ID:61802765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doc_第1页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doc_第2页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1文献回顾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Henry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买断现有的科技成果,在对科技成果再次进行发展的基础上实施转化,以避免转化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即科技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成熟的资本市场,因为对企业的要求较高[1]。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方面,Eriec在对30个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时采用了SFA方法,分别对这些国家在是否考虑环境因素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异同进行了比较[2]。HongKyuHan在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研究时,构建

2、了结构方程模型(SEM),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实证分析方法,能够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很多不足[3]。国内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也有较多研究,刘漩华等对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将广东省和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的转化能力进行横向对比[4]。杨栩等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5]。胡中慧等人从科技成果应用、科技成果商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国际化四个方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体系,计算了

3、2012—2016年全国30个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值[6]。唐五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发现学者们在设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普遍采用13~17个底层评价指标[7]。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供给、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五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熵值法对青海省2012—2016年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青海省科

4、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措施建议。2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标体系构建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2.1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科技成果转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设计的指标体系需要能全面地反映科技成果转化能力。(2)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尽量使用现有的统计数据,避免对数据进行随意推断和假设,对于一些无法收集到数据的理想指标,用近似的指标来替代。2.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设计。构建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充分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咨询有关专家,并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

5、程,发现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供给、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综合把握这五个方面,可以对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系统把握。因此,本文构建了包括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转化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在内的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3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证分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与重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借助科学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本文将运用熵值法来分析影响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

6、要素,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3.1数据采集与处理。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青海统计年鉴2013-2017》《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3-2017》。对于无法搜集数据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将其量化。评价指标部分则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3.2实证评价。3.2.1数据标准化处理。鉴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所以选取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标准化处理后指标值,如表2所示。3.2.2评价结果。运用熵值法计算并得出信息熵e、信息效用值d及权重,如表3所示。对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转化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制度环境和科

7、技成果转化支撑五个方面进行计算,得出能力得分值,如表4所示。4结语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从2012年以来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综合得分来看,虽然2015年能力得分值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得分保持上升趋势,可见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呈持续提高态势。虽然青海省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了很大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资源投入规模较小,科技资源投入结构有待优化,人才缺乏。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支撑能力较弱,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市场发育滞后,中介服务机构能力弱。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不高,新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这也反映出青海省整体科技创新能

8、力不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一是增加科技资源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青海省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的规模,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财政资金进入高新型企业和科学技术企业产生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