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doc

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doc

ID:61807966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doc_第1页
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doc_第2页
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艺术家风格的美术教学论文1艺术家作为一个创作主体,其文化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水平的高低丹纳这位深具传奇色彩的法国天才哲学家、文艺学家就曾提出,“人要能欣赏和制作第一流的绘画,有三个必要条件。———先要有教养,穷苦的乡下人浑浑噩噩,只会弯腰曲背替地主种田;战争的头目只知道打猎,贪吃,纵酒,终年忙着骑马,打仗;他们的生活都还跟动物差不多,不会了解形式的美与色彩的和谐。”如果想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必须是个学识渊博而有教养的人,其创作的作品必须先感动自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

2、巨匠,几乎每一位大师都游历过欧洲各国,会说几种外语,在几个专业上有所建树。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艺术创作必须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心到”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思考和感悟。魏晋时期的绘画三杰:张僧繇、陆探微、顾恺之,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他们人物画的风格有过评价:“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张僧繇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他们在当时声誉极高,对

3、后世影响极大。2艺术家所特有的思想、情感、个性、气质、阅历、审美理想等决定着艺术作品的风格3学无止境艺术创作主体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艺术家在反映现实时,总是要表现出他自己的精神面貌,表现出他对于现实的独特感受、独特认识和情感,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艺术素养,表现出他“独创性”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真正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中,一方面艺术家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不可重复的独创性;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本身客观而真实地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同时包含深刻的意蕴。苏东坡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而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艺术家,在诗、

4、词、散文方面造诣极深,而且艺术作品丰厚,以2700多首苏诗,300多首苏词,4800多篇苏文,给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苏轼卓越的艺术成就与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世人所喜爱。苏轼思想丰富深刻,经历曲折坎坷,他的思想兼受儒、释、道的影响,而以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前期主异,认为儒与释、道是对立的;后期主同,融合儒、释、道,任职期间以儒家思想为主,贬居期间以佛老思想为主,两种思想随着生活境遇的不同而交替出现,这又与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旨趣相通,因此他的作品题材很多,风格独特。3艺术家的爱好和创作个性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直

5、接影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艺术家喜好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内容,喜欢用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手法,喜欢什么样的流派,喜欢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都和个人爱好有直接关系。郑板桥喜欢画竹,齐白石喜欢画虾,黄胄喜欢画驴,王勉喜欢画梅,提香的画是金色调,委罗奈的画是银色调,伦勃朗的画是黄金色调,安格尔的画是冷色调。艺术家的兴趣爱好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有些兴趣有可变性,有些兴趣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艺术家强烈的个人喜好促成了他们各自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艺术家的独创性就在于其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具有不可模

6、仿性和不可替代性。面对大千世界、苍生万物,每一位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感知、理解、联想和体悟。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个性表现在,能迅速敏锐地捕捉到打动自己心灵的那些物象,并应用符合主题的艺术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展现给欣赏者一个独具艺术价值的审美形象,这正是艺术家的价值所在。面对同样的题材,大师会传达出各自不同的“有意味的形式”,曹霸的马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韩干的马“亦能画马穷殊相”,李公麟的马健壮刚毅,徐悲鸿的马神俊飘逸;;吴昌硕的荔枝浑厚老辣,齐白石的荔枝古拙神逸。近代画坛更是人才辈出,大家云集,涌现出了赵之谦、任伯年、高剑父

7、、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等一批艺术大师,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语言蕴涵不同的个性气质和爱好情趣,同时也包含着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诠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符号,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4艺术实践程度和天赋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3学无止境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是艺术家形成个人艺术风格,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因素。“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必须历经大量艰辛的艺术实践,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探索、磨炼和创新,才能有所收获和突破。柴可夫斯基指出“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对

8、艺术家来说,只有呕心沥血的钻研,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取得艺术成就。齐白石“五出五归”积累了很多画稿,“废画三千”以后成功地创作了《借山图》卷52幅和《石门二十四景》,摆脱了“四王”成法的羁绊,在大量艺术实践的同时坚持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艺术理念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