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doc

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doc

ID:6180871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doc_第1页
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doc_第2页
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中华鳖稻田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分析为拓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养殖品种和模式,笔者进行了稻田养殖中华鳖试验。利用稻田自然生态环境,投喂螺蛳、小杂鱼等鲜活饵料,采取生态防控病害,不使用化学药物,使养成鳖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接近野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一、稻田条件与配套设施1.环境要求。中华鳖具有“喜静怕惊、喜阳怕阴、喜洁怕脏”的习性。选择养鳖稻田时要求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且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质与环境等指标经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361—2016)标准。田块宜采用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面积5~10亩,黏

2、性土壤,土质肥沃。2.田间工程。田块向阳的一端开挖鳖暂养池,池深1.2~1.5米,用于放养鳖种和水稻烤田、收割时作为鳖的栖息区;田块另三边离田埂2米左右开挖上口宽2米、底宽1米、深1米的环沟,环沟与暂养池通连。挖出的土用于加高加宽田埂,田埂经压实达到不漏、不渗、坚固的要求。开挖时预留通道,便于机械下田作业。3.水系配套。在暂养池一端设进水口,安装水泵抽水进入,另一端设置出水口,便于稻田水流畅通,增加溶氧和防止水质污染。4.防逃设施。鳖逃逸能力非常强,最好做成三道防逃设施。在池埂滩脚用60~80目筛绢网做成第一道防逃网,网高1.5米,网脚下方埋入土中30厘米以上,上口

3、用硬质塑料缝合成倒檐。在池埂用砖砌水泥浆抹面建防逃墙,高50厘米、顶端向内延伸30厘米呈“7”型(也可用硬质钙塑板等材料),作为第二道防逃墙。为防外来人员进入和防盗,一般在池埂外侧再建一道拦护网。5.晒背场。鳖有晒背的习性,在暂养池向阳的池埂上设置晒背场。晒背场长度视田块宽度而定,宽度0.5米,内铺30厘米厚的细沙。晒背场与池埂做成45°左右,便于鳖顺坡爬入。池中也可设置3~5个用细竹或木板条制作成0.5~1米2的浮筏,固定在池中向阳的水面上供鳖晒背。6.配套设施稻田中安装诱虫黑光灯用于诱虫,作为鳖的补充饵料和防止水稻害虫。同时建造看管用房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每块田

4、环沟中设置玻璃钢小船1条,用于投饵与管理,最好安装监控和配备水质检测设备。3学无止境二、放种前的准备1.清塘消毒新开稻田要事先进水浸泡,使用生物制剂解毒,防止原稻田中的农药、化肥残留。在鳖种放养前,排干环沟和暂养池中的积水,铲除表层淤泥经日晒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加水化成浆泼洒消毒。2.栽种水草暂养池和环沟中种植水草要品种多样化,适宜种植的有沉水植物菱、轮叶黑藻、苦草和伊乐藻等,挺水植物有芦苇、蒿草等,浮叶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栽种占池塘面积2/3左右,浮叶植物遮盖面超过水面的30%时需作适当的清理。3.投放螺蛳暂养池和环沟投放螺蛳需分批进行

5、,一般在清明前后投放1次,让其繁殖幼螺,饲养期间视螺蛳存量进行适当补充。三、鳖种选购与放养1.鳖种来源。最好到省级以上原(良)种场或规模养鳖场选购幼鳖,要求体形呈圆形、裙边宽厚、背部青灰色并有小黑点,腹部白底有明显的黑斑,行动敏捷、活泼,无伤残、无畸变。考虑到稻田养殖当年上市的养殖模式,可选择规格为250~400克/只的幼鳖,要求规格整齐、均匀,最好是挑选纯雄性的幼鳖作为养殖鳖种。2.鳖种放养。在水草生长茂盛、秧苗栽插活稞后进行,一般为6月上旬放幼鳖30~80只/亩(按大田面积计);同时可按环沟、暂养池水面放抱卵青虾0.5千克/亩,让其繁殖虾苗作为鳖的天然饵料,搭配

6、鲢、鳙鱼种各10尾/亩左右。3.鳖种消毒。鳖种下塘前用浓度为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15~20分钟、浓度为3%的食盐浸洗10分钟或浓度为3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洗15分钟。方法是药液在木桶或船舱中配制,将鳖装入网箱或竹筐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结束后将网箱或竹筐轻轻放入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四、饲料投喂与管理3学无止境1.饲料投喂稻田养鳖放养密度较低,放养初期一般不投喂人工饵料,以利用稻田中的昆虫、沟池中的螺蛳和自繁的青虾苗为主。养殖中后期可适当投喂一些新鲜的小杂鱼、螺蚬蚌肉和南瓜、胡萝卜、菜叶等,上午9时前后投喂1次,投喂量为鳖体重的3%

7、~5%,可通过逐步驯化投喂在固定的食台上。2.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水质、防逃设备和鳖的活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加换水、施用生石灰、使用EM菌等方法调水,养殖期间使池水pH保持7~7.5,透明度50厘米左右。定期用大蒜素等药物拌饵投喂,确保幼鳖不发病。并做好记录,便于产品的可追溯。五、水稻种植与管理1.稻种选择。选用具有抗病、抗虫、抗倒伏、大穗型、稻米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2.水稻栽插。采取浅水机械或人工插秧,行株距一般为25厘米×18厘米或30厘米×15厘米,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以确保养殖鳖生存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3.生长期管理。移栽后10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