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纲管理论文.doc

化学考纲管理论文.doc

ID:61813476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化学考纲管理论文.doc_第1页
化学考纲管理论文.doc_第2页
化学考纲管理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考纲管理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化学考纲管理论文《2004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制定依据是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而以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的制定依据是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加之“考试大纲”适用于新课程卷,而“考试说明”适用于旧课程卷,所以二者有较大的差别。一、考试范围的差别就我市使用的“考试大纲”而言,对知识的要求体现为升、降、增、删四个方面。1、增加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金属晶体、溴乙烷、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的计算等内容。其中有的是原教学大纲中没有而现行大纲中增加的,如金属晶体、溴乙烷等,

2、有的是以往不作要求的,如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2、删去了一些次要的内容如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形成的过程、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熟记从属活动顺序表、甲醛、乙二醇、乙二酸等,以及现行教学大纲中不再保留的知识如硝酸的工业生产原理、硬水及其软化、磷酸、硅酸等等。3、提高了对少数知识要求的层次,如:对“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要求原为了解层次,现提高为理解层次。又如对“电解原理”的要求原为了解层次,现也上升为理解层次。3学无止境4、降低了对相当多知识要求的层次,主要是概念和理论知识。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由

3、理解降为了解;“理解化合价的涵义”改为“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改为了“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由了解降为初步了解;“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掌握降为理解。其它如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氧化剂和还原剂、溶解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水的电离、溶液的PH等都降低了要求层次。通过这样的调整,突出了化学的主干知识,并使教学要求更符合中学的实际。二、Ⅰ、Ⅱ卷题型分数比例有所调整

4、原“考试说明”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是:选择题约45%,非选择题约55%。现“考试大纲”调为:选择题约40%,非选择题约60%。减少选择题的比例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三、题型示例的调整题型示例的调整主要是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换上一些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较好的题目。删去的题目有的解题繁琐,如原“考试说明”中选择题第36题关于反应速率、转化率、物质的浓度的计算。有的难度太大,如原“考试说明”中非选择题第14题关于化学平衡的计算简答题(1996年高考题)、第20题关于制备引火铁的实验题(1996年高考题)。有的考查内容偏离中学

5、化学教学实际,如原“考试说明”选择题第31题关于五氯环戊烷异构体数目的问题。有的显得陈旧,如原“考试说明”非选择题第28题关于水的硬度的计算题、第29题关于硫化氢的计算讨论题,上述内容在新教学大纲中均不要求。四、参考试卷的调整1、试卷结构为:第Ⅰ卷生物题5道,化学题8道,物理题8道,排列顺序为生物题在前,然后是化学题,最后是物理题。第Ⅱ卷生物题2道,化学题4道,物理题4道,排列顺序和第Ⅰ卷相反,依次是物理题、化学题、生物题。2、第Ⅰ卷换掉了原第9题,中和滴的操作;代之以现第7题,中和滴定原理,但不涉及实验操作。另外,有新意的题目如第8题,关于氢键的知识

6、;第10题,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述;第11题,关于纳米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固氦、光导纤维等知识。3、第Ⅱ卷题目全部更新,4道题代表了化学题的主流类型:无机推断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计算简答题。五“考试大纲”给我们的启示3学无止境1、认真研究现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考试大纲”中保留了“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提升了“电解原理”的要求层次,足以说明“小道消息”不可靠。2、题型示例删去了繁难偏旧的题目,暗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控制练习的难度,突出主干知识,关注高考改革的进程。3、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好题增

7、多,引领我们关注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4、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的第50题-54题带有学科间综合的特点,提醒我们不要完全丢开跨学科综合,仍须给予适当关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