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doc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doc

ID:6181781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doc_第1页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doc_第2页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摘要:文章探讨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建立“传帮带”机制,带动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交流;完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新工科背景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等院校改革的重点、关键点。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类人才的需求激增,而这类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不仅需要知识的宽度、高度和深度,能解决现有问题,还需要有创新能力、沟通能力、

2、合作能力等[1-2]。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学毕业随即任教,缺乏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背景,教授给学生的大多是书本知识,而对于企业、社会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无法带给学生相关行业的实践信息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成效。因而,青年教师应当通过实践锻炼掌握相关技术,了解行业动态、企业运作模式,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技能,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3]。一、建立“传帮带”机制,带动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地方高校有很多老教师曾经在企业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工程经验,可以建立“传帮带”机制,让这些有着丰富工程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形成“教学

3、共同体”,以此来带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高校也可与企业开展一些校企合作课程,将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进学校来,与青年教师建立“传帮带”机制,开展授课和培训活动,将产业和教学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4],以便更好地培养和训练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与实践能力。二、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3学无止境以校企平台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研修和专业培训,如网络研修、跟岗培训等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网络研修因其便捷的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移动、无障碍学习,获取大量、丰富、详实的

4、信息资源,也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让更多青年教师聆听高水平专家的指导,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的优势。同时开展跟岗培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到企业中拓宽视野,了解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丰富工程实践经验[5]。作为地方高校,与企业协同开展科研与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校内与校外,教学与科研的交叉融合,打造一批具有与学科深度融合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三、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交流搭建工科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工程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师工程岗位实践全覆盖。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支持鼓

5、励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是学校主动接轨企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6]。教师与产业和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不仅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拓宽了教师工程研究视野,同时,学校可以时刻掌握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利用高校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实现了校企合作由“分享”到“共享”的转变。四、完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挥棒的影响,高校对人才的引进重学历文凭,轻行业经验,学校在职称评聘及相关政策上,往往以学历、论文、课题作为评定标准,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上

6、很难促动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7]。第一,学校要制定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相关政策,确保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得到必要的引领、支持和鼓励。第二,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在经费及政策上给予支持,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第三,学校要将工程实践锻炼与职称评聘、荣誉评奖等相结合,合理的导向,更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内在驱动力,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总之,青年教师是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视野与能力影响着工程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推动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参考文献:[1]李齐全,李虹.“新工科”建设

7、中的工程文化教育探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25(4):79-82.3学无止境[2]孙同福,许瑞波,杨雪英.基于新工科建设的“产教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5):127-131.[3]马晓君,李春江,宋汉君.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4):24-26.[4]徐骏,王自强,施毅.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新兴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微电子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8-23.[5]臧利国,孙海燕,文少波.

8、智能网联背景下汽车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9):27-28.[6]张芳,厉虹,杨秀媛.普通工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