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doc

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doc

ID:6181889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doc_第1页
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doc_第2页
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试论田间杂草稻防除策略摘要: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推广,杂草稻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滨海县杂草稻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轮作换茬、耕翻灭茬、栽培抑制、人工拔除等防除措施,以为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关键词:杂草稻;发生特点;防治技术自滨海县2004年发现杂草稻以来,随着直播稻(特别是旱直播)面积逐年扩大,杂草稻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到水稻的生产,一般田块减产10%~30%,严重发生时甚至减产50%。防治杂交稻已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经验,阐述了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以供工作者参考。一、

2、杂草稻的发生特点1.1杂草稻有局部发生现象免耕直播稻田初发田块杂草稻局部发生现象明显,农民误认为种子混杂,但田块分布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不同于种子混杂的田间分布特性)。同一地区不同田块有轻重之分,有些田块严重,有些田块很少发生,可能与历年灌水流向、田间平整度有关;连年免耕直播稻田,上一年拔除较干净的田块杂草稻发生量少,而上一年未拔除的田块继续直播,杂草稻发生量很大。1.2杂草稻发生程度与水稻种植方式有关旱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重于水直播稻田,水直播重于抛(机)栽稻田,杂草稻发生重的田块主要集中在旱直播稻田,水直播稻田一般发生较轻,部分

3、抛(机)栽稻田出现少量杂株。1.3杂草稻成熟早,易落粒,萌发早,出苗率高杂草稻一般成熟期在9月25日至10月6日,平均在10月2~3日,比常规粳稻10月15~25日成熟早15d左右,常规粳稻处于扬花期,杂草稻已灌浆,9月下旬杂草稻籽粒开始成熟并落粒,至10月上旬自然落粒50%以上,杂草稻萌发早,5月中下旬多雨,土壤湿润,水稻播种前田间杂草稻已开始萌发出苗,出苗率高达30%以上。二、杂草稻发生原因分析3学无止境2.1从苗期根系深度和苗龄分析杂草稻不是人工播种所出的苗,而是从3~5cm土层中长出来,是表土层中潜在的“稻种”,条件适宜

4、时萌发出苗,其苗龄明显较正常播种的秧苗大2~3个时龄。2.2从形态特征分析杂草稻趋于野性,是掉落在田间的稻谷,经过多年的自然淘汰、自然选择、自然退化而形成的稻株,在正常耕翻灭茬后,多数被消灭,但也有少数残留,一旦免耕直播,就能满足杂草稻出苗的生长环境,并与播种的栽培稻竞争生长。2.3从植株分离类型分析由于杂草稻与常规稻是混合生长串花杂交所致,杂草可以通过化除解决,而杂草稻以及自然杂交新的杂交稻群体将会变成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2.4旱直播有利于杂草稻的发生由于旱直播稻田水稻种子和杂草稻种子处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水分、温度、氧气等环境

5、条件在适宜水稻种子萌发生长的同时也适宜杂草稻种子萌发生长。而水直播稻田由于采用浸种催芽的播种方式,播种后2~3d用30%扫福特进行化学除草,杀死了正在萌发的杂草稻种子,利用水稻和杂草稻根发生的时间差来达到除草目的。机栽(机插)稻田很少出现杂草稻,一是抛秧(机)稻要经过耕翻灭茬,导致已出苗的杂草稻死亡,二是抛(机)后要保水活棵,杂草稻闷芽而减少基数,三是抛(机)后化除会抑制杂草稻生长。因此,杂草稻发生严重程度高低顺序为:旱直播稻田>水直播稻田>抛(机)栽稻田。此外,机械收割有利于杂草稻扩散。三、防除对策杂草稻自生能力、适应力强,防

6、除难度大,尚无理想的选择性除草剂可对其有效化除,目前主要依靠农业防除措施进行控制,同时积极探索化学防除技术。3.1坚持轮作换茬对于杂草稻发生严重田块,建议改种几年的旱谷作物,恶化杂草稻适生环境,控制杂草稻发生,水稻与豆类轮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稻侵袭。3.2坚持耕翻灭茬在前茬收获后进行深耕,耕翻深度10cm以上,机械杀死或深埋已出苗的杂草稻,同时将土壤表层的杂草稻种子埋到下层,减少杂草稻发生基数。3学无止境3.3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杂草稻重发区采用抛栽或机插,禁止旱直播(套播种植),利用抛(机)栽后水层闷芽,保水化除抑制杂草稻生长。

7、3.4人工拔除苗期及早拔除(叶片细长,叶色较淡,叶鞘紫色,植株较高的苗),抽穗后落粒前人工割除。参考文献:[1]相同德,徐文甫,陈金宏.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4):87,89.[2]朱凤生,陈海新,谢如飞,等.麦茬套播和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发生与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2009(5):153-154.[3]郭勋斌,顾克礼,袁秦.越冬杂草稻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7):1180-1181.[4]夏心祥,张安存,解晓林.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其防除技术[J].农技服务,2008(

8、7):72,94.[5]冯成玉,沈宝祥,孟宝国,等.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J].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08(11):44-4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