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

ID:6184994

大小:1.45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1-05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_第1页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_第2页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_第3页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_第4页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设计题目:某办公楼框架设计姓名: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学院: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XX年0X月1X日43二层框架办公楼建设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设计依据11设计条件11.1建筑设计内容及规模11.2面积分配12设计内容12.1建筑设计12.2结构设计13设计资料13.1地震资料13.2工程地质条件2第二章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2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2建筑细部设计33结构设计说明33.1结构方案选取33.2结构布置计算44材料选用及构件尺寸初步估算44.1建筑材料的选择44.2框架截面尺寸的确定45框架

2、荷载内力计算65.2框架内力计算参数及简图95.3恒荷载内力计算105.4活荷载内力计算165.5地震荷载计算195.6风荷载计算235.8验算水平侧移25第三章内力组合计算251.内力组合方式252.组合前的内力调整26第四章构件配筋设计281.框架梁的设计282.框架柱的设计2943参考文献40致谢41第一章设计依据1设计条件本工程设计项目为中型办公楼,工程地点设在深圳地区。地段为深圳某工业园区。1.1建筑设计内容及规模建筑面积:约1500m~2000m2。结构类型:全现浇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框架结构要求

3、:1)层数:2层;层高:4.2m;2)跨度8.0+8.0m;3)柱距建议为6m、7.5m及9m;4)设计内容:主框架设计计算;1.2面积分配办公面积:约60%;会议室:约15%;交通办公等辅助用房:约25%;其中,接待室,休息室,更衣室,卫生淋浴,等都设置在辅助面积中。2设计内容2.1建筑设计1.确定建筑方案,平、立、剖面布置-绘制简图2.结构布置方案:梁、板、柱、楼梯、过梁等结构构件布置2.2结构设计(一)结构方案、构件布置1.根据功能要求,选择各部分的结构形式;2.正确布置结构受力系统;(二)设计计算内容1.确

4、定恒、活、风、地震荷载2.框架内力计算,构件配筋设计(三)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2.框架梁、柱配筋图;433设计资料3.1地震资料本建筑地处深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2工程地质条件1、地基持力层参数:地基持力层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天然密度ρ0(g/cm3)天然含水量W(%)孔隙比e0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设计参数建议值内摩擦角Φ凝聚力C(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0(MPa)承载力fak(kPa)坡积土层7.301.7722.9

5、00.8619.700.132528.06.015.0200.02、气象条件:地下水位,2.5m;冻土深度:不考虑;基本风压:0.8kN/m2;第二章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图1轴网尺寸平面简图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其柱网尺寸平面简图如图1。主体结构共2层,一层层高4.2m,二层层高4.2m。平面柱网采用:8m×8m。建筑面积为1180.9m2,女儿墙高1.2m,建筑总高度10.05m(室外地坪算起)。43本工程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双向承重体系。建筑

6、设计室内地面标高为±0.00m,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地基持力层可设在坡积土层上2m。根据基础顶面与室外地坪、持力层位置及地下水位的关系,基础顶面标高可选择为-0.85m。2建筑细部设计(1)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2)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3)采暖地区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4)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5)墙身做法:墙

7、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M5.MU10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做水泥内墙面,做高弹涂料外墙面。(6)楼面做法:楼板顶面为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和水泥浆丝打底找平,楼板厚100mm。楼板底面为15mm厚水泥砂浆打底,刷内墙涂料。(7)屋面做法:板底15mm厚抹灰,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最薄处40mm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找坡层,15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冷底子油一道上铺SBS防水卷材二道,40mm厚挤塑聚苯板,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3结构设计说明

8、3.1结构方案选取一、竖向承重体系选取选择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结构或构件布置,使之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还须综合考虑建筑物高度、用途、经济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常见的竖向承重体系包括砖混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筒体结构体系等。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成,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