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

ID:6186281

大小:1.6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1-06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1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2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3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4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1.综述1.1课题背景1.1.1概述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使得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随着Intranet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B/S(Browser/Server)架构应运而生,并得到普遍应用。B/S架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只需配置浏览器(如IntranetExplore

2、r)即可,这样为程序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ASP.NET所开发的应用软件一般都是B/S架构,用户可直接通过浏览器来使用系统,而无需安装软件的客户端。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

3、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使图书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的轨道,同时避免了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及用户信息。1.1.2历史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图书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图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几乎没有报表生成功能和图书信息数据分析功能。

4、但是,它的出现为图书管理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替代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使大规模集中处理大型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可能。1.1.3现状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几乎没有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方便而用手工劳动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为图书办公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开发图书管理系统,以供图书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图书的进出货和售书退书

5、操作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等60。当今图书管理系统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然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前提下,基于网络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图书管理系统也无法完全避免这一问题,这也是目前图书馆只对内部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阻止了信息的共享。目前,图书管理系统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1.1.4发展趋势处在知识经济形势下的新信息浪潮,是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达和全方位应用为特征,以生产科学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它形成了图书管理的新的生存环境——信息和信息技术环境。新的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

6、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知识更新经济朝代和网络时代的一些特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更新为基础的经济,这各经济直接领带于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面对现代化管理,必须适应信息世界的变化。新型的图书管理软件必须向现代化转变。必须具有信息咨询服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等代化服务。网络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未来的图书管理应该以信息网络为目的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在网络化条件下,图书的借阅主要由计算机流通管理系统或读者在自己的终端上自

7、动完成。在完成方式上,更多地利用电话,移动通讯、电子邮件等来完成;在咨询内容上,更多的是关于信息源查询、信息内容的鉴定等内容。系统基于互动的客户/服务模型,其系统结构包括元数据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对象数据服务器、以及客户端机等。系统应该具备在开放式、异构型环境中的运行能力。1.2课题提出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作为信息的一种载体,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因而作为图书管理与借阅的图书馆,它的运行情况则关系到知识的传播速度问题。以往旧的图书管理模式完全是手工操作,从新书的购买、编码、入库、上架,到借阅

8、、续借、归还、查询,无一不是人工处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工作量,而且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一些错误,也是再所难免的。当读者想要借阅一本书时,首先要查询大量的卡片,而且要有一定的图书管理知识,才能很快的查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在借阅过程中还要填写许多相关的卡片,使得图书的管理效率低下,图书流通速度较慢,因而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中坚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