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

ID:6187865

大小:2.26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8-01-06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_第1页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_第2页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_第3页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_第4页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年产160万吨熟料生产线设计-水泥粉磨毕业论文目录摘要(中文)I摘要(英文)II目录i1总论11.1引言11.2厂址选择21.2.1设计任务21.2.2建设水泥厂的原始资料21.2.3厂址及其选择31.3生产产品51.3.1生产产品的意义和价值51.3.2生产方法51.3.3煅烧方法61.3.4水泥标号61.3.5粉煤灰掺量61.3.6石膏掺量72全厂物料平衡计算82.1窑的选型和标定82.2原、燃料的选择及确定原料配比102.2.1原、燃料选择102.2.2确定原料配比112.3率值计算122.4物料消耗定额计算1

2、32.4.1原料消耗定额计算132.4.2石膏和混合材消耗定额计算152.4.3燃料消耗定额计算152.4.4熟料及水泥消耗定额162.4.5编制物料平衡表163全厂生产流程选择及主机设备选型183.1物料的破碎193.1.1石灰石破碎203.1.2砂页岩破碎213.1.3石膏破碎223.1.4烟煤破碎233.2物料粉磨243.2.1生料粉磨253.2.2煤粉制备263.2.3水泥粉磨273.3水泥包装车间29iii3.4回转窑303.5主机平衡表313.6物料的储存和均化323.6.1概述323.6.2石灰石预均化

3、库343.6.3砂页岩堆棚343.6.4石膏堆场353.6.5原煤堆棚353.6.6原煤预均化堆场363.6.7石灰石配料库373.6.8熟料用粉煤灰库373.6.9铁矿石库383.6.10砂页岩库383.6.11混合材用粉煤灰库383.6.12石膏库393.6.13熟料库393.6.14熟料配料库393.6.15生料均化库403.6.16水泥库403.6.17成品库414总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434.1水泥总平面设计的步骤434.1.1初步设计434.1.2施工图设计434.2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444.2.1工

4、艺设计的基本原则444.2.2工艺设计的程序444.3工艺流程454.3.1生料制备454.3.2熟料烧成464.3.3水泥粉磨475重点车间设计——水泥粉磨485.1概述485.2磨机和的选型及产品的标定495.3循环负荷、选粉效率、选粉设备495.3.1循环负荷和选粉效率495.3.2选粉设备的选型505.4辊压机的选型515.5V型选粉机选型525.6除尘系统525.6.1除尘设施525.6.2除尘系统的计算525.6.3袋式除尘器的选型535.7旋风分离器选型55iii5.8输送设备选型565.8.1斗式提升

5、机的选型565.8.2空气输送斜槽的选型575.9除尘风管直径和管道阻力计算595.9.1除尘风管直径计算595.9.2管网的局部阻力计算625.9.3风机选型635.9.4废气排放浓度64结束语65参考文献与附录66致谢67附图68iii1总论1.1引言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2012年产量达20.6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1/2以上。中国水泥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产品结构上优质水泥仅占10%。许多立窑水泥按欧洲标准衡量为不合格废料。在技术结构上,工艺落后的立窑数量比例很大,技

6、术先进的新型干法窑比例很小。新型干法水泥是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预均化技术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我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  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

7、0年代-70年代初,是悬浮预热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预分解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  新型干法水泥的主要特点:  干法回转窑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窑型,它比立窑生产前进了一大步。由于它所用生料是干粉,含水量<1%,比湿法生产减少了用于蒸发水分的大部分热量,而且也比湿法生产短,但干法中空窑无余热利用装置,窑尾温度一般都在700~950℃。有些厂可看到烟囱冒火现象,热能浪费严重,每千克熟料热耗高达1713~1828kcal,而且灰尘大,污染严重。生料均化差,质量低,产量也不高(均与湿法

8、生产相比),曾一度被湿法生产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立波尔窑,在窑的尾部加装了炉篦子加热机,对含水分为12%~14%的生料球进行加热,使余热得到较好利用,窑尾温度从700℃以上降到100~150℃,热耗大幅度下降,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带旋风预热器窑,窑尾余热得到更好的利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