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

ID:6189556

大小:836.72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1-06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_第1页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_第2页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_第3页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_第4页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II汽车车门内护板支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61.1课题背景61.2国内外研究现状7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81.4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8第2章工艺设计102.1零件的分析。102.1.1零件结构与尺寸102.1.2所用材料102.1.3工艺难点与特征122.2工艺方案设计132.2.1排料原理132.2.2排样方法132.2.3坯料计算142.2.4工艺方案的制定与比较162.3冲孔落料182.3.1冲裁基本原理182.3.2凸模刃口的选择192.3.3冲裁力的计算20第3章冲孔落料模具设计243.1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如图3-1及其模具类型的确定。243.2模具材料的选择2

2、6III3.2.1影响冲压模具寿命的因素263.2.2模具材料的要求263.3冲孔落料模零部件设计273.3.1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273.3.2模架303.3.3导柱导套的选择333.4定位零件333.4.1固定挡料销333.4.2导料销343.5卸料顶料装置343.6固定支持零件343.6.1凸模固定板343.6.2垫板343.7紧固零件353.8压边橡胶的选择363.9模具初绘总装配图如图3-837第4章弯曲模具设计394.1弯曲394.1.1弯曲基本原理394.2模具总体结构设计414.2.1零件分析414.2.2确定工艺方案414.2.3工艺计算424.2.4弯曲力的计算434.

3、2.5模具工作零件的计算444.2.6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464.2.7弯曲模装配图的绘制设计49第5章翻边模具设计505.1翻边505.1.1内孔翻边50III5.1.2外缘翻边515.1.3翻边模凸、凹模间隙的计算525.2翻边模具典型结构535.3确定模具主要零件结构尺寸535.3.1凸、凹模卡宽度尺寸计算535.3.2凸模圆角的计算545.3.3凹模圆角的计算545.3.4凹模深度的确定555.4模具主要零件的选用与设计565.4.1定位装置的设计565.4.2推件装置的设计565.4.3模架设计565.4.4模柄设计585.4.5固定板的设计585.4.6紧固件的选用58总结59致

4、谢60参考文献61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的技术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技术的飞跃发展已经成为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工业产品越来越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为了保持和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产品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于是对制造各种产品的关键工艺装备——模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具厂大体分为独立的模具厂和隶属于一些大的集团公司的模具厂,一般规模都不大,但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极高。国外模具企业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技术人员一专多能,一般能独立完成从工艺到

5、工装的设计;操作人员具备多种操作技能;营销人员对模具的了解和掌握很深。国内模具企业分工较细,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国外模具企业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逆向工程、快速原型制造铸造模具使用也比较多。国内模具企业中一些骨干厂家在这方面和国外差距已经不大,有些已经达到国外水平,但一些中小型模具企业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7]。不过在模具材料方面,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和中国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差距在逐渐缩小。未来的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1、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2、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3、大力发展快速制造成形

6、和快速制造模具技术;4、在塑料模具中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5、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6、发展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7、逐步推广高速铣削在模具加工的应用;8、进一步研究开发模具的抛光技术和设备;9、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10、开发新的成形工艺和模具。57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1.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外应用概况早在60年代初期,国外一些飞机和汽车制造公司就开始了CAD和CAM的研究制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CAD的研究工作开始于飞机机身和汽车车身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复杂曲面的设计方法得到了发展。各大公司都

7、先后建立了自己的CAD几CAM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在冲模、锻模、挤压模、注型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部有比较成功的CAD/CAM系统[7]。瑞士法因图尔公司采用CAD/CAM系统设计加工模具已占30%,应用CAD/CAM技术较普遍的美、日等国,在模具生产中采用CAD/CAM技术已占17%左右。2、在冲模方面主要应用的系统有:(1)美国通用汽伞公司并发的CAD—I系统,不但可以设计汽车车身零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