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

ID:61898618

大小:68.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6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_第1页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_第2页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_第3页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菜用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施肥技术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我市播种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总产值近亿元,亩纯收入在700--800元,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一、马铃薯的施肥原则马铃薯在我市栽培的生育期一般为120---130天。据观察播种后30天出苗,60天现蕾开花。马铃薯一生对三要素要求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现蕾开花期为吸肥高峰。每生产500千克块茎需吸收氮2.5--3.0千克、磷1千克、钾4---5千克。根据马铃薯的生长规律,我们提出了: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前期应尽可能地使马铃薯早生快发,多分枝,形成一定的丰产

2、苗架,施肥上以氮磷为主。出苗后60天内将90%的肥料施下;中期控制茎叶生长,不让其疯长,促使其转入地下块茎形成与膨大,后期不能使叶色过早落黄,以保持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多制造养分供地下块茎膨大。施肥上以钾肥为主,适当补施氮肥。距收获期30天应将肥料全部施完。二、根据产量、地力定施肥水平马铃薯施肥水平应根据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以及产量指标来确定。我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最高亩产量可达2500千克。种植的土壤一般为沙壤土和黑田,据常规化验,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5--40克/千克,全氮0.8--2.0克,千克;水解性氮100---200毫克/千克;

3、有效磷10---20毫克/千克;速效钾80---150毫克/千克。较高的地力为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xx--xx年,我们对50户种薯大户进行定点调查以及土肥站三年平衡施肥试验表明:在每亩施用2500千克蘑菇土和150千克稻草的有机肥基础上,三要素最佳比例为N:P2O5:K2O为1:0.4:1.2,乌泥田亩施氮16千克,产量可达2000--2200千克;灰泥田、灰沙泥田或其它肥力中等的田块亩施纯氮12--14千克,产量1800---2000千克。三、根据吸肥特性定施肥措施(一)施足基肥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占总用肥量的60%—70%。通过试验施基肥可增

4、产5%--8%。基肥结合整地或覆土时施入,播种后每亩用2000—2500千克蘑菇土盖种,然后再用150千克稻草覆盖。3天后,把总施肥量50%的氮肥、40%的钾肥和100%的磷肥施入,每亩同时施入2千克硫磺,施肥方法以条施为主,随即覆土。我市年栽培蘑菇600万平方米,蘑菇土有机肥广,取材方便,养分全,是理想的马铃薯有机肥和盖种材料。用稻草覆盖,不仅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使结出的薯块表皮光滑,有光泽,提高马铃薯的商品外观,腐烂后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早施追肥氮肥在追肥中不宜过迟,尤其在后期,以避免茎叶徒长和影响块茎膨大及品质。中后期以施钾肥为主。可分

5、为2—3次施用,齐苗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促早发,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此时氮肥占施氮量的30%,钾肥占总施钾量的20%,兑水浇施,沟底留有浅水层,施后应立即排水。现蕾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促茎叶持续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块茎的膨大。这次追肥一般施入总施氮量的20%,总施钾量的40%。追肥宜在下午进行,应避免肥料沾上叶片,肥料撒施后应立即浇水以加速肥料溶解,兼顾清洗叶片。试验表明后期增施钾肥不仅可增产3%--6%,商品正品率较对照提高2%--3%。以后看苗施肥,苗势差的每亩应补施4--5千克的进口复合肥。(三)适当根外追肥马铃薯对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要求

6、较大,为了提高品质,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亩用高乐叶面肥200克400倍液喷施,前期用高氮型,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后期距收获期40天,采用高钾型,每7--10天喷一次,以防早衰,加速淀粉的累积。四、根据生育期,选择肥料品种施足基肥可以促进马铃薯前期枝叶繁茂,根系发达。一般采用的肥料:氮肥以尿素为主。尿素肥性温和不易灼伤幼苗和根系,施人土壤后需经过分解转化为碳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磷素肥以过磷酸钙为宜,它不仅含磷,还含有硫、钙等中量元素;钾肥采用氯化钾,施肥时可将三种肥料混合一起,条状施入畦中。第一次追肥可采用碳酸氢铵加过磷酸钙对水浇

7、施,施肥时应使碳铵充分溶解,以免桶底肥液浓度过高灼伤叶片。中后期则多采用尿素、氯化钾或进口复合肥混合施用。目前,在肥料的选择上多数农民以进口复合肥为主,整个栽培过程都采用氮:磷:钾比例为16:16:16的进口复合肥。虽然进口复合肥肥效高,使用方便。但价格较高,增加生产成本,且配比不合理,尤其磷素含量过高,作物吸收不完全滞留于土壤中,造成浪费,污染环境。(: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